第766章 推出种植园计划,朱标正式提出巡视(1 / 2)

“大明现在的发展规模,已经远超许多朝代最为昌盛时的情景,那时的朝代都没有出现饥荒,没有出现粮食问题。”</p>

“那为何如此繁荣的大明,竟然还出现粮食短缺问题呢?”</p>

“会不会是你们统计错了,还是说户部之前的统计就有问题?”</p>

朱元璋神色严肃,语气也相当严厉。</p>

朱元璋这态度,大有问责之意,王雄等朝臣都沉默下来,不知道要如何回应这个问题。</p>

现在的朱元璋,没有几人敢去惹。</p>

甚至连太子朱标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多说。</p>

不过,他们心生惧意,并不代表宋隐也怕。</p>

或许宋隐是大明唯一敢在朱元璋动怒时,也敢开口的人。</p>

“皇上,没有调查就不要妄自下结论。”</p>

“皇上自然不愁揭不开锅,但是户部统计结果,自然是经过严谨的调查后才得到结论。”</p>

“事实上,人口再如何的成倍增长,粮食再如何紧缺,都不会影响到皇室用度,受影响的只是民间百姓和军队。”</p>

宋隐语气毫不客气。</p>

这朱老头,竟然敢说户部统计数据有问题?</p>

这不是说自己工作不力,在指责自己不负责任吗?</p>

这老朱头,前几日还大言不惭地说他身为皇帝,不会做出过河拆桥的事情。</p>

可是眼下,就妥妥的开始卸磨杀驴,挑自己的刺!</p>

不等朱元璋有所反应,宋隐又抢先开口,“皇上,大明可以种植的土地是很多,但是真正利用起来,并能种出高产粮食的地方,并不多。”</p>

“而且这些年来一直战事不断,耗费在军队补给上的粮食就占了多数。”</p>

“再加上大明人口快速增长产生的损耗,粮食自然就出现短缺。”</p>

“而且粮食品种单一,时间长了自然就没有那么高产,这也是数粮食短缺的原因。”</p>

“所以,大明要趁现在人口还没有增长到不可控时,对于粮食不足引起重视,并加以干预,这才能防患于未然。”</p>

“而且粮食也不怕多,如果产量多到大明消化不完后,还可以出口。”</p>

“这样一来,是不是一举多得。”</p>

宋隐把粮食短缺原因,以及为什么要重视粮食问题,一口气全说出来。</p>

朱元璋虽然心头不爽宋隐这嘚瑟的样子,但是也不得不佩服宋隐谋虑深远,而且考虑到的问题还很周到。</p>

重要的是,朱元璋也从宋隐话中,明白了问题严重性。</p>

现在还没有严重到发生饥荒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放任不管,那么三五年后,问题就严重起来。</p>

那时,大明粮食严重短缺,只能依赖进口。</p>

那样的话,岂不是无形中会消耗许多宝钞。</p>

关键是,那时呈现出来的就不单单是粮食局问题,而是整个大明经济都会发生连锁反应。</p>

不得不说,朱元璋当了多年皇帝,看问题角度还是非常精准。</p>

当朱元璋明白了宋隐的顾虑后,他也眉头不展起来。</p>

“咱明白了。”</p>

“粮食不足会引发经济危机,如果一味依靠进口,大明有可能被他国掌控。”</p>

“很好,宋隐你这小子,果然眼光毒辣。”</p>

“那么你想到解决办法了吗?”</p>

朱元璋想明白后,立马着急起来。</p>

只是,他刚才也快速思考了一下,并没有想出解决办法。</p>

看到朱元璋如此着急要听到解决办法,宋隐当即狂翻白眼。</p>

刚才是谁说自己工作不负责,户部统计错的?</p>

这老朱头,翻脸比翻书来快,忒不厚道啊!</p>

宋隐暗自诽谤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