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当初打压那些儒生一样。</p>
但朱元璋要的朝堂是各方势力可以相互制衡,而不是一方独大。</p>
可是今天,宋隐凭着一己之私,硬生生打破了这份平衡。</p>
朱元璋自然不可能让一个派系独大。</p>
宋隐暗自思量了一会儿,知道自己还是有些草率了。</p>
当下对朱棣拱手,“燕王殿下,臣有话说。”</p>
宋隐一开口,自然又是新一轮的万众瞩目。</p>
只不过满朝文武虽然盯着宋隐,却几乎都大气都不敢出。</p>
大家都担心宋隐开始向他们算账。</p>
朱棣点了点头,“但说无妨。”</p>
宋隐眼角余光瞄到,两名禁卫军正拖着王海的尸体正准备踏出大殿。</p>
当即开口,“燕王殿下,王海虽然言语过激,不过说白了,也只是在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已。”</p>
“臣跟王海刚才也不过是相互辩论一番。”</p>
“只是可能王海气度太小,心性定力也太差,这才一口气没上来,自己把自己给气死了。”</p>
“臣觉得,王海其实并无多大罪过。”</p>
“还请燕王殿下念在王海也是为了大明利益着想,才跟臣起了争执,对王海从轻惩罚。”</p>
宋隐说着,暗中对朱棣递了个眼色。</p>
朱棣接收到宋隐的警告,心里咯噔了一下。</p>
此时此刻,虽说朱棣还不知道宋隐这话真正是什么意思,但是他这么做肯定有深意。</p>
他先是装模作样地思索了片刻,这才缓缓点头,“既然宋隐替王海求情,本王自然也不会当恶人。”</p>
“来人,免去王海罪过,按照工伤发放抚恤金,其子孙后代仕途不受牵连。”</p>
“燕王殿下英明!”</p>
朱棣话落,朝堂上跪倒了一片官员。</p>
显然,文武百官都很满意这样的处罚结果。</p>
朱棣没有继续追究王海的责任,还按工伤处置。</p>
由此可见,朱棣和宋隐也不是那么齐心。</p>
甚至刚才朱棣从重处罚的决定,也是做给宋隐看的。</p>
许多大臣顿时放下心来,只是他们同时又有些纳闷。</p>
宋隐刚才对王海骂得可凶了,怎么现在又想到要息事宁人?</p>
毕竟是有人死在朝堂上,接下来的朝会文武百官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p>
朱棣看看也没什么大事,于是宣布退朝。</p>
这场惊心动魄的朝会,还算圆满地画上了一个句号。</p>
退朝后,工部尚书王雄特意跟宋隐结伴离去。</p>
一路上,王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p>
“宋大人刚才在朝堂上发威,简直是大快人心,骂得那叫一个痛快!”</p>
“日后我们实干派官员日子也好过多了,相信那些只知道搞阴谋诡计的家伙,也会收敛一些。”</p>
说着,王雄像是了结了一桩心事般,松了口气。</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