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太医和陈太医是多年好友,两人配合默契。</p>
很快就听到姚太医对陈太医点头,“五号银针。”</p>
陈太医递了一根中指长的银针给姚太医。</p>
姚太医接过银针,一针扎进朱标的人中穴。</p>
这一针扎得很深,几乎整根银针都没进去。</p>
姚太医这次采用了最为凶险,但是效果也较佳的九转针法。</p>
这种针法对下针的力度及距离要求极高,丝毫都不得有偏差,否则一针下去就能把人给扎没。</p>
这种针法风险极大,但是姚太医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p>
当务之急,必须让朱标脉起通畅,否则朱标极有可能一口气上不来,当场憋死。</p>
接下来,姚太医用三号银针扎向朱标的太阳穴……</p>
陈太医在一旁配合,给姚太医递需要的银针。</p>
整个大殿里气氛诡异地寂静,除了姚太医告知陈太医,他需要什么器械,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吭。</p>
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死亡的气息。</p>
朱元璋心痛如刀绞,紧张到快要无法呼吸。</p>
尤其是在场的太医们,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p>
所有人都记得,马皇后病逝后,当初负责给马皇后调理身体及救治的太医们,全都被朱元璋一怒之下全杀。</p>
马皇后对朱元璋尤其重要,但是朱标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马皇后。</p>
这两人同样都是朱元璋最看重的人。</p>
如果朱标救不过来,在场的太医,没有人敢相信自己还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p>
朱元璋看着紧张而又忙碌的太医们,甚至能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声。</p>
他太紧张了,同时又仿佛整颗心比千年寒冰,还要冰冷。</p>
他怎么都不敢相信,朱标离京巡视,竟然会让自己病情严重到如此地步。</p>
要是当初他听从宋隐的劝告,不让朱标离京,那该多好。</p>
可是现在再说这些话已经太迟了。</p>
朱元璋就那么瘫坐在椅子上,目光死死地盯着正在忙碌的太医们。</p>
他不是医生,不知道朱标的具体情况,脑子里时而一片空白,时而又宛如浆糊般地糟糕极了。</p>
大殿里两名随同朱标出行的太医,看到朱元璋铁青的脸色,都倒吸了一口凉气。</p>
他们恨不得地上裂出一条缝,让他们陷进去,不要让朱元璋看到他们。</p>
他们甚至都不约而同地已经预知了自己接下来的危机。</p>
无论朱标能不能救的活,他们两个人都不会有好下场。</p>
朱标如果救不回来,朱元璋铁定会让他们给朱标陪葬,第一时间斩了他们。</p>
即便朱标没事了,朱元璋也不会放过他们。</p>
谁让他们是朱标的随行太医?</p>
这一路上,朱标的身体都由他们两人看护。</p>
朱标离京时,交到他们手上的朱标,即便不是生龙活虎,却也不像此刻了无生气。</p>
可是这也不能怨他们,朱标出行时正是寒冬,这一路过来,各地气候差别极大,冷热交替下朱标的身体是越来越差。</p>
他们也曾劝过朱标不要继续,要不然就地调养,要不然返京。</p>
可是朱标不听劝,说没问题。</p>
几次三番下来,朱标的身体越来越差。</p>
更要命的是,朱标没有让他们每日请平安脉,身体不舒服时,自己硬扛着,也没让他们知道。</p>
等他们察觉到朱标不对劲时,已经晚了。</p>
这两名随行太医,还没有想到该如何跟朱元璋解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