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朱标那日圈出的三个圈,其中就有朱棣封地。</p>
但是朱棣请求合情合理,朱元璋没有理由强留。</p>
何况还有另外两个封地的藩王并不在京城。</p>
再三思索后,朱元璋终于打消了强行留下朱棣念头。</p>
朱棣离开京城时,把朝鲜王李桂成带走,留下王世子李龙在京中为人质。</p>
毕竟朝鲜现在还是奉李桂成为王,带走李桂成,对于控制朝鲜局势以及号令朝鲜勋爵们还有作用。</p>
几乎同一时间,大明各地富商们也赶到了北平府。</p>
当他们看到北平府码头上停泊着几十艘战船,那阵势无比震撼人心。</p>
战船四周秩序井然地围满了许多商船,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货物交接。</p>
这些从朝鲜运回来具有异国情调的货物,受到了各国商贾欢迎。</p>
战船上的货物都不需要运到仓库储存,来自各国的商人就地进行交接买卖。</p>
得到消息从大明各地赶来的那些富商们,一个个既兴奋又激动。</p>
如此火爆场面,让各地富商对于跟朝鲜通商一事,都充满期待。</p>
只是当这些富商们想要拜访宋隐,得知宋隐还在朝鲜时,多少有些失望。</p>
人人都知道,榜上宋隐这棵大树,就有源源不断赚不完的生意。</p>
见不着宋隐,当他们看到负责对接货物的书吏都是年轻人时,一个个心中暗喜。</p>
在他们看来,年轻人经商经验不足,他们更好拿捏,更好谈拢对他们有利的价格。</p>
只是一番接触下来,一个个原本胸有成竹的富商们都愁容满面,无人敢轻视这些年轻的书吏。</p>
他们走南闯北那么多年,见识过各种腹黑阴险的商人,可是都没有这些年轻书吏精明。</p>
他们在这些书吏面前根本讨不到半点便宜。</p>
这些年轻书吏中,最让各地富商头痛,也最为精明的则数聂雨泽最为突出。</p>
聂雨泽是宋隐带到朝鲜那十名书生中,其中一名。</p>
宋隐安排他负责朝鲜跟大明通商货物买卖事宜。</p>
他那谈价手段,并把那些富商忽悠得晕头转向的本事,就连朱棣看了都叹为观止。</p>
“想不到宋大人调教出来的人,一个个都如此了得。”</p>
跟在宋隐旁边的亲信陈强有感而发。</p>
“那是,宋师带过去的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全能型人才,在朝鲜开京更是咱们控制朝鲜的顶梁柱。”</p>
朱棣一回到北平府,就赶到港口视察货物买卖情况。</p>
看到港口上拉回来的货物已经售卖了一半,顿时大喜。</p>
这几日,在宋隐的授意下,专门培养全能型人才学堂里的那些寒门学子们,也都听说了他们师兄弟,也就是宋隐带去朝鲜那十人的事情。</p>
一个个也是心思各异。</p>
“聂雨泽他们只是随同燕王殿下和宋大人去了一趟朝鲜,听说已经被赏了一百多两宝钞了。”</p>
“是啊,我还听说大明跟朝鲜通商,每完成一次买卖,他们都能获得一成利润分成。”</p>
“最主要是他们都成为宋大人的心腹,跟宋大人一起治理朝鲜。”</p>
许多寒门学子聊起这事时,都非常羡慕。</p>
但是也有一些学子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