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随手弄点零花钱(2 / 2)

听到宋隐考察工作,吴青藤连忙正色起来,“回宋大人话,现今跟我们合作通商的那些朝鲜勋爵,都愿意出钱出粮,这些人粗略统计下来,将近三十家朝鲜勋爵都表态同意了。”</p>

“如此甚好。”</p>

宋隐当下看向朱棣,“燕王殿下,朝鲜开京离江华港不到四十里路,有了高速马路后,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将朝鲜开京控制在手中。”</p>

“即便出现变故,朝鲜勋爵们重新夺得朝鲜开京控制权,我们也能快速抢回来。”</p>

朱棣毫不犹豫就点头赞同宋隐提议。</p>

“宋师,第二批运往大明的货物正在装船,等这些货船回去后,本王让他们从大明先运五百石水泥过来。”</p>

宋隐微微点头,随即开口,“燕王殿下可以考虑在朝鲜开京建水泥工厂。”</p>

“为什么?”</p>

朱棣有些不解地看着宋隐。</p>

现在朝鲜局势不明,别看朝鲜开京和朝鲜王都被大明朝军队控制着,但是除了朝鲜开京,以及朝鲜王赔偿给大明的地方以外的任何一个城池,大明都没有控制权。</p>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城池都有可能会打着勤王名义打过来。</p>

可是宋隐竟然说要在朝鲜开京建水泥厂。</p>

一旦再发生战火,建水泥厂的投资岂不是打水漂了。</p>

而且铸造水泥技术,也是大明的机密技术,在朝鲜开京建水泥厂,就不怕技术被朝鲜人剽窃吗?</p>

仿佛是看出朱棣心思,宋隐不等朱棣询问,就率先解释,“燕王殿下,制作水泥原材料,需要用到很多石块,而且在煅烧水泥时,尘土飞扬,吸食的容易导致各种肺部和呼吸道疾病。”</p>

“这么大的一项工程,普通百姓自然是负担不起。”</p>

“即便是那些有钱的朝鲜勋爵和富商,他们生产出水泥后,也没有多大用处。”</p>

“水泥除了修路就是建房屋,所以即便是他们剽窃了咱们煅烧水泥技术后,也没有用武之地。”</p>

“因而对于我们大明朝来说,影响不大。”</p>

“甚至可以把建水泥厂这个事情,游说朝鲜勋爵们共同参与,那样一来,我们连建水泥厂的钱都不用出了。”</p>

听了宋隐的话,朱棣思忖片刻后,当即点头同意下来。</p>

“那就依宋师所言,等货船过来时,本王让他们带上几名内行的工匠过来。”</p>

“那敢情好,不过燕王殿下还需要把修路的工匠也带过来。”</p>

“行,没问题。”</p>

朱棣和宋隐一拍即合。</p>

随后,宋隐看向吴青藤,“你都听清楚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了吧?”</p>

“吴青藤你去问问,看有哪些朝鲜勋爵愿意参与进来。”</p>

“记得挑选时贵在精而不在人多,就挑选五家就行。”</p>

“而且挑选也要有门槛,那就是跟我们有通商记录,信誉好,每户人家至少需要赞助十万两银子才有资格入选。”</p>

“十万两?”</p>

吴青藤大吃一惊。</p>

宋隐坑起来人来,简直是狮子大开口,而且眼睛都不带眨的。</p>

不过朱棣仅仅挑了挑眉,这点银子对宋师来说不值一提。</p>

吴青藤回过神,连忙点头。</p>

“宋大人放心,我等定会让那些朝鲜勋爵明白此事一片光明,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掏钱。”</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