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顿时吓得呆立在一旁,不敢乱动。</p>
不过此时的朱棣注意力浑然不在他们身上,目光紧紧地盯着船上横七竖八的箭眼。</p>
除了许多纷乱被弓箭射过的痕迹以外,还有不少焦黑的痕迹,显然是被火烧过。</p>
朱棣和宋隐看着这些痕迹,两人脸色都阴沉起来。</p>
“你们船上这些痕迹是怎么回事?”</p>
“在海上遇到强盗了吗?”</p>
朱棣冷着脸询问。</p>
说话间,朱棣眉头紧紧皱了起来。</p>
出海捕鱼的渔船关乎民生,所以朱棣安排了士兵沿途护送。</p>
早些年还能经常遇到海盗横行,想要掠夺渔船不劳而获。</p>
这几年,随着大明军事力量愈发雄厚,几乎已经没有海盗胆敢染指大明渔船。</p>
“燕王殿下,我等遇到倭寇了。”</p>
这时沿途护送的士兵看到朱棣后跑了过来,一脸愤怒地禀报。</p>
“倭寇,你们在哪里遇到倭寇?”</p>
朱棣大吃一惊。</p>
“你们都确认过了吗?真的是倭寇吗?还是海盗伪装的?”</p>
宋隐也连忙询问。</p>
士兵一脸肯定,“回燕王殿下,宋大人,末将等人反复确认过,确实是倭寇,他们的长相,以及嘴里叽里呱啦的鸟语,确实是倭寇无疑。”</p>
“我等是在距离码头两百多里的大海上遭遇倭寇袭击,倭寇一共出动了十五艘船只,倭寇贼人至少有上千人。”</p>
规模竟然这么大!</p>
无论是朱棣还是宋隐,神色都凝重起来。</p>
宋隐和朱棣对视一眼,彼此之间都看出对方一脸的不可思议。</p>
倭寇这段时间活动得很频繁啊!</p>
四千多人的倭寇才在朝鲜掠夺,大明海域上这边又出现一千多人的倭寇踪影。</p>
“我方这边伤亡如何?”</p>
朱棣看到渔船上那么多被烧焦的地方,直觉不好。</p>
“回燕王殿下,兄弟们死了三十六人,伤了两百多人。”</p>
“我方的巡逻船损坏了七艘。”</p>
朱棣脸色愈发阴沉,“倭寇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厉害了?”</p>
宋隐也是满脸惊讶的看着显得有些疲惫的士兵。</p>
人人都知道那些倭寇就是亡命之徒,不但阴险狡诈,而且无比凶残。</p>
在大明朝没有成立海军前,曾经派出规模较大的水师围剿过倭寇,但是常常在倭寇手中吃亏。</p>
但是自从怀良亲王对大明朝称臣后,海上倭寇看到大明船队都会远远避开。</p>
却不知这次倭寇船为何会袭击大明船只?</p>
看到朱棣和宋隐两人都大感疑惑的样子,又想到这一次损伤也不小,生怕朱棣怪罪。</p>
士兵当下连忙解释,“启禀燕王殿下,在海上末将等远远地就看到倭寇船。”</p>
“确认过那些是倭寇后,我等开始戒备,但是没想到倭寇船只会快速向我们冲过来。”</p>
“好在我等也有准备,已经提前将隔断两船的拦截网拉起来。”</p>
“前面几艘倭寇船只被拦截网绊住,那些倭寇陷在网中行动不便,被末将等人用弓箭射杀。”</p>
“可是这次我们遭遇的倭寇船只较多,拦截网又太少,所以有些倭寇船没有被拦住,仍然有三百多名倭寇爬上船来。”</p>
“末将等通过盾牌防御,使用钢刀迎敌,虽说最终将这三百多名倭寇全部斩杀,但是我方也出现伤亡。”</p>
“我方这边的巡逻船,几乎每船都是遭遇这种情况。”</p>
“最后有些倭寇察觉到不妙,驾船逃跑。”</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