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给村民建洋楼,冠名权(1 / 2)

前来感谢朱棣和燕卫的百姓,还在陆续涌进燕王府。</p>

看到越来越多的百姓,朱棣心情很舒畅。</p>

“诸位乡亲们,父皇让本王来镇守北平府,不是让本王来享清福,而是让本王来治理北平府。”</p>

“诸位父老乡亲每年都给本王上交赋税,那么护卫诸位平安,是本王的责任。”</p>

“本王知道,你们现在手中的一袋袋粮食,还有这些鸡鸭鹅都是你们最宝贵的东西。”</p>

“甚至这些鸡鸭鹅,即便是过年,你们都未必舍得吃。”</p>

“但是你们的心意本王心领了,本王也替那些燕卫们谢谢你们。”</p>

“你们的这些粮食和鸡鸭鹅,还请带回去改善自己的生活。”</p>

哗啦啦!</p>

才站起来不久地百姓们,不约而同地全都跪了下去。</p>

“还请愿燕王殿下务必收下。”</p>

“是啊,燕王殿下,这些东西再值钱都比不过燕王殿下和燕卫对我们的救命之恩。”</p>

“燕王殿下莫要嫌弃才好,我等也只能这般感谢燕王殿下和燕卫们的救命之恩了。”</p>

看到一个个百姓不但跪下,而且有的百姓还在不停地磕头。</p>

朱棣顿时为难起来。</p>

他一来也看不上这些东西,二来他也知道这些东西对于百姓来说非常珍贵。</p>

可他不收下这些百姓就不走了。</p>

吕平和梅强等过来向朱棣汇报的那些千户们,心里则是满满的感动。</p>

这时宋隐开口了,“燕王殿下,这是百姓们的心意,那就收下吧!”</p>

“随后,燕王殿下再用别的方式补偿即可。”</p>

“况且他们带着这些东西远道而来,就挺辛苦的,再让他们带回去,负担则更大了。”</p>

那倒也是!</p>

朱棣当下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么咱就谢谢诸位父老乡亲了。”</p>

“谢谢燕王殿下。”</p>

看到朱棣不再拒绝,百姓们都大喜过望。</p>

随后,朱棣让燕卫出来收下了百姓的粮食和家禽。</p>

看到日头已近中午,朱棣把这些百姓都留了下来,让他们吃了午饭再回去。</p>

当地的百姓看完热闹后,也是满脸激动地各自散去。</p>

那么多的百姓,大老远地跑过来,感谢燕王殿下和燕卫对他们的援助,这让他们心里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p>

很快,这件事情就传遍了整个北平府。</p>

燕王府内,朱棣则是有些苦恼地看着宋隐,“宋师觉得本王要用什么方式去补偿这些百姓?”</p>

宋隐微微一笑,“燕王殿下,灾后百姓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灾后重建,那么多百姓的房屋被暴雨冲塌,即便没有倒塌的房屋很多也成了危房。”</p>

“燕王殿下不妨给他们修建房屋好了。”</p>

“妙啊,这个主意不错。”</p>

朱棣听了宋隐的建议满心欢喜,这些百姓知恩必报,如此懂得感恩,连自己最爱惜的食物都拿来报恩。</p>

由此看来,百姓对他朱棣的信任度极高,向心力也极强。</p>

这样的百姓肯定也会对自己非常忠诚。</p>

对这样的百姓施加恩惠,朱棣根本不心疼银子。</p>

一旁的梅强和吕平等千户也连连点头。</p>

宋隐则继续道,“既然要重建,就进行统一规划,建起洋楼,打造风光秀丽的村落。”</p>

“啊!”</p>

梅强和吕平等千户一个个都吃惊的张大了嘴巴。</p>

“洋楼?”</p>

朱棣也是大吃一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