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是又有百姓来吗?”</p>
现在朱棣已经没有几日前上千名百姓来时的惊讶,已经淡定了许多。</p>
“燕王殿下,小人是釜山人,想要认捐两栋大楼。”</p>
“燕王殿下,我是福州府的谢强,小人想赞助两栋大楼。”</p>
“燕王殿下,小人想赞助一座大楼。”</p>
“燕王殿下……”</p>
燕王府大门外黑压压地站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p>
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获得赞助名额。</p>
得知众人来意,朱棣有那么一瞬间,大脑一片空白。</p>
看着眼前这些乌泱泱来送钱的人,朱棣有些不淡定了,大明朝商人都这么有钱了吗?</p>
不过他到底是见多了风浪的藩王,神色很快恢复正常。</p>
“谢谢诸位对灾民的赞助,本王替灾民谢过诸位。”</p>
“现在夜色已深,诸位先去休息,明日到衙门进行登记。”</p>
一众商人虽然有些失望,但是面对朱棣威严的面孔,也无人敢造次。</p>
他们哪敢去休息,生怕错过这个机会,连夜前往北平府衙门,在门外等候。</p>
翌日,前来上衙的官员,看到衙门前挤满了人,当时吓了一跳,第一反应就是百姓要发生暴乱。</p>
得知真相后,大小官员都愣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p>
随后,北平府官也进入了忙碌的筛选环节。</p>
商人们这才知道,并非有钱就有资格赞助大楼,还要对他们的资历,企业名誉等多方面进行筛选。</p>
足足花了一周时间,最后确定赞助者名单,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p>
宋隐这般操作,朱棣及其身边的大小官员都目瞪口呆。</p>
燕王府竟然不需要出钱,就完成了替灾民重建家园的善举。</p>
那些受灾的灾民正在愁眉苦脸,正合计要如何度过接下来在贫困日子时。</p>
就惊讶地发现,村里突然来了许多人。</p>
这些人像是分工合作,却又处处显得井井有条。</p>
一队人在村里宽敞的地方支起了几口大锅,很快一股股冒着热气的米饭,馒头,包子等食物呈现在众人面前。</p>
那些受灾的灾民,这几日都食不果腹,见状眼睛都瞪直了,不停地吞咽口水。</p>
“诸位父老乡亲,这是燕王殿下派我们过来帮助你们渡过难关的。”</p>
“这些食物随意吃,管饱!”</p>
得知是燕王殿下派来赈灾的,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们,眼眶都红了。</p>
他们不停地道谢,嘴里咀嚼着食物,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p>
另一队人马则是去见村长,说明来意,要给村里建房。</p>
得知是免费替村人建房,不但村长,就连村民都激动得热泪盈眶。</p>
“燕王殿下简直就是菩萨啊!”</p>
一众百姓,都冲着燕王府方向激动地跪地行礼。</p>
“诸位父老乡亲,燕王殿下说了,军民鱼水情深,都是一家人。”</p>
“诸位如此知恩必报,如此善良,燕王殿下愿意替诸位重建家园。”</p>
“燕王殿下是大好人呐。”</p>
“草民来世,作牛作马,都愿意伺候燕王殿下。”</p>
“是啊,我等感激不尽!”</p>
百姓们觉得此时觉得自己感谢的话说也说不完。</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