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旱情越来越严峻,官府不赈灾(2 / 2)

“好,宋大人,我们都听你的。”</p>

众人连连点头。</p>

在宋隐的监督下,各个村子的村长们坐在一起商议。</p>

很快就定好了每个村子浇水的时间以及每次的浇水量,都做了详细的约定。</p>

分派完后,宋隐过目了一下,觉得还算合理,认可地点了点头。</p>

宋隐离开时再次交代,“你们要说话算话,不可以再打架斗殴了。”</p>

“否则让老子知道哪一个村子对老子的话阳奉阴违,老子会派官兵来把不管别人死活,肆意浇水的人关进大牢。”</p>

“你们的庄稼什么时候旱死了,什么时候再放你们出来。”</p>

“宋大人放心,我们绝对不会再如此自私冲动闹事了。”</p>

众人心里都咯噔了一下,没有人敢怀疑宋隐说的话是玩笑话。</p>

宋隐这才满意地启程返回北平府。</p>

休息一夜,宋隐继续前往另外一个县。</p>

所到之处,就跟昨日一样,怒骂跟讲理相结合。</p>

接着,同样是将这个县的各个村长,里长,甲长喊过来训斥一顿,然后恩威并济,临走时不忘了给他们画上一张大饼。</p>

一些还算明事理的甲长,里长们基本上都会顺着宋隐给的台阶下来,答应宋隐会约束自己的村民。</p>

遇到一些混蛋,不愿意讲理,也不愿意跟众人同甘共苦的自私自利者,就直接通知官差抓人,关上三五天再放出来,以儆效尤。</p>

如此这般,恩威并济下来很多人都老实了。</p>

即便如此,宋隐可谓是马不停蹄地忙碌了大半个月,才跑完了归属北平府的州县。</p>

这时旱情更加严重,很多河流已经开始干枯了。</p>

而那些田地里的庄稼,即便是隔几日浇一次水,存活率也不到一半。</p>

如此下去,秋收时收获的粮食连养家都不行,更别说还有余粮出售。</p>

整个北平府,愁云惨淡。</p>

……</p>

这日,宋隐终于忍不住去找了朱棣。</p>

“燕王殿下,布政使和按察使有没有跟朝廷禀报北平府大旱的事情吗?”</p>

“朝廷是否知道北平府大旱,下拨赈灾粮食?”</p>

“现在秋收已过了那么长时间,为何朝廷一点动静都没有?”</p>

“这样一个地区的旱灾年,朝廷也会出手赈灾吗?”</p>

朱棣瞪大了眼睛,“宋师的意思是说,本王封地发生天灾也可以请求朝廷赈灾吗?”</p>

宋隐翻了个白眼,“燕王殿下封地里的子民也是大明子民,百姓都无粮可以饱腹了,请求朝廷赈灾,还要请求朝廷减免赋税,跟百姓徭役。”</p>

一旁的李文卫眼睛都瞪圆了,竟然还能这么操作。</p>

“宋师说得没错,不过父皇已经减免了北平府百姓的赋税和徭役。”</p>

“但是北平府的布政使和按察使不知是不是怕影响到他们的业绩,并没有请求朝廷赈灾,而且也没有开放粮仓,对百姓赈灾。”</p>

“那么,燕王殿下有必要插手此事了?”</p>

宋隐说的有些意味深长。</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