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师……该满足了!”</p>
朱棣有种被天降馅饼砸中的感觉,晕乎乎的似真似幻。</p>
朱棣喝了好几口茶压压惊,这才感觉自己终于可以正常思维了。</p>
又是一番惊叹后,朱棣终于回到现实中来。</p>
“宋师,父皇令咱去大宁剿灭逆贼,朝鲜和倭国那边就拜托宋师了。”</p>
宋隐笑得一脸轻松,“燕王殿下,不用担心朝鲜和倭国。”</p>
“朝鲜那边有李泽康和孙恪等人压阵,而且现在那些朝鲜勋爵们非常感恩咱们给他们的子嗣提供了那么好的学习条件。”</p>
“所以他们现在对于咱们除了感恩,也不会有什么心思掀起大浪。”</p>
“而且殿下刚刚跟皇上购买的三百名朝廷重犯,也到达朝鲜了。”</p>
“这些重犯哪个是省油的灯?那些朝鲜勋爵和官吏,未必是他们的对手。”</p>
“对于这些朝廷重犯来说,他们回大明朝也只是死路一条,朝鲜已经是他们最后的退路。”</p>
“所以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个重生机会,一定会尽心尽力地治理朝鲜。”</p>
“朝鲜那边有这三百名重犯,补充进官员体系队伍,对于朝鲜来说,只会更加稳定。”</p>
“那就好!”</p>
朱棣听到宋隐这番分析,顿时松了口气。</p>
“如此一来,咱就可以放心地去大宁讨伐那些逆贼了。”</p>
不过此时,宋隐却微微蹙额。</p>
“燕王殿下此次前往大宁,仍然像以往那样试图招降吗?”</p>
“怎么?宋师觉得,以招降为主不妥吗?”</p>
宋隐轻轻颔首,“燕王殿下,这些贼子贼心不死,最是反复无常。”</p>
“他们仗着我们慈悲为怀,打不过时就缴械投降,却又不是真心实意地臣服大明。”</p>
“投降后没多长时间又背信弃义的反叛,休养生息后又再次侵犯我大明边境。”</p>
“最主要的是,招降这些蒙古鞑子,还要时刻提防他们什么时候会生出叛心,对于咱大明来说,负担也挺大。”</p>
“燕王殿下已经不止一次去征讨这些蒙古鞑子了,但是他们投降后安分了多长时间,又蠢蠢欲动了。”</p>
“主要是他们对于咱大明的慈悲,根本就没有感恩之心,甚至变本加厉地猖獗。”</p>
“所以燕王殿下这次不如大杀四方,杀到他们以后听到大明军队就胆破心寒。”</p>
“大杀四方吗?”</p>
朱棣皱了皱眉头,陷入思索当中。</p>
好一会儿朱棣才微微点头,“咱会考虑宋师的建议。”</p>
……</p>
三日后,朱棣率领五万精锐大军出征大宁。</p>
这次出征,朱棣通知将士,带上比他原先计划还多了两倍的燃烧弹和手雷。</p>
半个月后,朱棣的大军在大宁城北的彻彻儿山,跟蒙元大军狭路相逢。</p>
两军二话不说,直接开战。</p>
这次大明军队的作战策略十分强势。</p>
朱棣要求不受降者,直接杀了便是,不必手下留情。</p>
这场战役,在大明军队手雷和燃烧弹的助力下,一万五千的蒙元大军,几乎都是死于爆炸中。</p>
随后,朱棣率领大军继续深入,只要是跟蒙元军队碰上,不再像之前那样给出时间进行谈判招降,而是直接通知杀无赦。</p>
朱棣所战披靡,一直往草原深处深入。</p>
这一战一直打到兀良哈秃城,并遇到哈刺兀。</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