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两支强悍的大部落,还有帖木儿等草原帝国。”</p>
“跟这些草原帝国力量比起来,那些瓦剌人和鞑靼人根本就不算什么。”</p>
“别说是才一千人的蒙古人,即便是两万蒙古精锐,都没办法抵抗得了帖木儿帝国军队的围剿。”</p>
“至于燕王殿下刚才提到的大食国……”</p>
兰秀君皱了皱眉头,“小人听祖辈说过,一百年前,蒙古大军就已经打过去,把周边的十多个国家都给灭了。”</p>
“当时就屠杀了几百万人。”</p>
“所以那个大食国,说不定一百年已经被帖木帝国给灭国了都有可能。”</p>
“这样吗?”</p>
听到这个消息,朱棣不由愣住了。</p>
大明从建朝开始到现在,注意力一直都在元朝余孽那边。</p>
至于大漠深处的那些草原帝国以及鞑靼部落和瓦剌部落,虽说略有耳闻,但是并没有正规地交过手。</p>
至于兰秀君说的那个帖木儿帝国,更是压根儿就没有听到过什么消息。</p>
至于大食国还在不在,更是无从得知。</p>
宋隐挠了挠头,他怎么忽略了这事?</p>
朱棣并未放在心上,看着兰秀君继续询问,“那么让你们护送燕王府商队去倭国呢?”</p>
“燕王殿下,去倭国这个小人愿意前往。”</p>
“殿下,如果去倭国,那么小人也没有意见。”</p>
在场的蒙古人同时点头,前往倭国他们没有那么大的顾虑。</p>
“如此甚好。”</p>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么你们回去统计一下,看看谁愿意前往倭国,尽快将名单送过来。”</p>
“多谢燕王殿!”</p>
兰秀君等蒙古人不停地作揖表示感谢。</p>
一周后,滞留在北平城的上千名蒙古人,都愿意成为燕王府商队中人。</p>
燕王府根据他们能力分别安排为保镖,车夫等职务。</p>
终于平稳地解决了蒙古人的事情,北平府上下都松了口气。</p>
百姓们只差没有敲锣打鼓,把这些蒙古人送走。</p>
北平府刚刚消停几天,朝廷下达了新的诏令给各个州府。</p>
这日,宋隐恰好也在燕王府,看到了这个诏令。</p>
“皇上心疼一众跟他打江山的开国功臣大多不在了,因而特意厚待健在者,下诏让还在世的致仕武臣进京。”</p>
宋隐一边看着诏令,神色都有些古怪起来。</p>
开国功臣都被朱元璋杀完了,现在却又要对有功之臣进行奖赏。</p>
“皇上现在就开始笼络那些致仕武臣,看来是准备替皇太孙登基铺路。”</p>
“想来父皇正是这么想的。”</p>
朱棣淡淡点头。</p>
宋隐戏谑一笑,“既然是皇上诏令,燕王府不妨派出轮船护送致仕武臣进京。”</p>
“父皇诏令,自是要遵从的。”</p>
朱棣点了点头,不过很快眉头又皱了起来。</p>
“那些致仕武臣咱没有什么想法,咱就是有些担心炽儿了。”</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