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看到朱允炆气急败坏的样子,却显得相当自信。</p>
“皇太孙息怒!”</p>
黄子澄很有信心,“有百官支持,而且皇上并没有废储的想法。”</p>
“皇太孙用不着理会那些藩王。”</p>
“正好借此时机,先对燕王削藩。”</p>
“即便不能彻底铲除,把燕王赶出大明也好。”</p>
朱允炆闻言大喜,“黄大人此计甚妙,燕王这段时间,不是一直转移家眷吗?那就让整个燕王府,都迁往朝鲜。”</p>
“皇太孙英明!”</p>
黄子澄笑着奉承。</p>
朱允炆阴险笑了,“你联合百官上奏,弹劾燕王图谋不轨。”</p>
“是,皇太孙!”</p>
黄子澄应下,又跟朱允炆密谋一番才告退。</p>
黄子澄离开时非常激动。</p>
真是天赐良机!</p>
经营那么久,终于可以辅佐朱允炆,削掉燕王府,稳固大明根本。</p>
翌日。</p>
朝会上,很多官员都上奏弹劾燕王朱棣,图谋不轨。</p>
这是朱元璋没有大怒,只说正在详查。</p>
这态度,让百官一脸惊讶。</p>
朱允炆心头隐约有些不安。</p>
朱元璋态度看似正常,朱允炆却看出,皇爷爷正在犹豫。</p>
甚至察觉皇爷爷已经后悔立他为储君了。</p>
但是,朱允炆没有对任何人透露此事。</p>
一周后。</p>
胡雄拿着一大摞笔录,向朱元璋复命。</p>
“启禀皇上,锦衣卫各方详查,查出消息是从北平府传开。”</p>
“短短一日就传到京城。”</p>
“传播消息的商人,是齐泰远房亲戚。”</p>
“这些都是相关人员笔录。”</p>
“齐泰?”</p>
朱元璋额头青筋直跳。</p>
“齐泰也常出入东宫吗?”</p>
胡雄点头,“回皇上,确实如此。”</p>
“很好!”</p>
朱元璋翻看着笔录,脸色无比阴沉。</p>
此时此刻,朱元璋疑心病犯了,一脸怒容。</p>
“他们如此迫不及待,想要削藩吗?”</p>
“咱还活着呢,眼里就已经没有咱了?”</p>
“朱允炆还能再蠢点吗?”</p>
“削掉他王叔,咱留给他的江山,谁替他守?”</p>
朱元璋越骂越气。</p>
“胡雄!”</p>
“微臣在!”</p>
“把齐泰打入天牢,细细审查。”</p>
“然后把他斩了,让百官看看,胆敢构陷藩王的下场。”</p>
“是,皇上。”</p>
胡雄领命下去。</p>
齐泰还不知大难临头,正在仔细思量边境情况。</p>
心想,只要皇太孙登基,燕王必定会反。</p>
他齐泰到时可以指挥北平府周边卫所,把燕王府包围住。</p>
燕王府内那么多财物,自己假公济私卷走一些。</p>
“齐大人,又在替皇太孙担心藩王们吗?”</p>
这时一位校尉进来,对着齐泰恭敬询问。</p>
齐泰一脸矜持,“幸得皇太孙青睐,自当替皇太孙分忧。”</p>
谁人不知,他早就已经投靠皇太孙。</p>
甚至皇上也默许。</p>
只等皇太孙登基,兵部尚书还不是他齐泰的。</p>
现在曙光在望,更需低调谨慎。</p>
这样即便有人不待见他,也拿不到他的把柄。</p>
“齐大人如此忠心,皇太孙必定非常感动。”</p>
那校尉一脸羡慕。</p>
在他们这些见过风浪的老油条眼中,皇太孙还太嫩了,轻易就能跟着节奏走。</p>
齐泰呵呵一笑,“咱让你办的事情,办好了吗?”</p>
那校尉正色,“回大人,末将已经……”</p>
话才说了一半。</p>
耳边便传来刺耳喧闹声。</p>
似乎是有人往里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