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能有假?”</p>
朱高炽笑着点头,“不但父皇荣升皇太子,就连宋师都愿意留在东宫,担任少詹事辅佐父王。”</p>
“少詹事?”</p>
黄石和常德等人心中疑惑,但还是对宋隐拱手,“有宋大人辅助,太子殿下当真如虎添翼!”</p>
宋隐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你们可知为何把你们从朝鲜召回?”</p>
听此,黄石和常德等人顿时一怔。</p>
“还请宋大人明示。”</p>
“东宫组建商队远渡南洋进行贸易……”</p>
宋隐大概把事情原因说了一下。</p>
“不过下南洋路途遥远,途经许多蛮夷番邦!”</p>
“路上不但有狂风暴浪,甚至有可能两三年才返回。”</p>
“只是回来后必定是大功一件。”</p>
“你们将利弊转告每一位燕卫,不强求,采取自愿原则。”</p>
“先自荐报名,若不足五千,则抽签补足。”</p>
黄石和常德两人对视一眼,就拱手,“殿下,宋大人,末将愿去。”</p>
宋隐当即摆手,“你们先回去跟家人合计后,再做决定。”</p>
黄石和常德正准备开口,朱高炽已然开口,“诸位镇守朝鲜和倭国,劳苦功高,咱替父王设宴款待诸位。”</p>
“多谢殿下!”</p>
黄石和常德等人无比感恩。</p>
随即,众人前往酒楼,至于加入商贸一事,暂时放下。</p>
此时皇宫内。</p>
朱棣一退朝,就立刻赶往朱元璋寝宫。</p>
朱元璋此时坐在窗户边晒着太阳。</p>
朱棣看朱元璋精神尚好,就跟他禀报政事。</p>
朱元璋不时插话,说些见解。</p>
突然,朱元璋询问,“宋隐那王八蛋又去哪了?”</p>
朱棣愣了愣,赶忙回复,“父皇,宋大人和炽儿回了北平府。”</p>
朱元璋一怔,“炽儿也回去了?”</p>
朱棣点头,“是的,父皇,下南洋商队需要大船,他们回去筹备此事。”</p>
“而且燕王府那边也需要人主持大局。”</p>
“好!”</p>
“你登基后,就立炽儿为太子,燕王之位也不能空。”</p>
朱棣点了点头,“父皇放心,燕王之位肯定不会空。”</p>
朱元璋又问,“你心中可有燕王人选?”</p>
朱棣思忖了片刻,“高煦骑射功夫了得,是领兵的好手,咱打算立高煦为燕王。”</p>
朱元璋想了想,“就是你那调皮捣蛋,性子蛮横的老二?”</p>
朱棣赶忙点头,“父皇,正是那小子。”</p>
“你小时也同样混蛋,他当燕王也行。”</p>
朱元璋同意。</p>
“谢谢父皇!”</p>
“蒙元鞑子始终是大明心腹之患,咱建立大明后,虽然征讨了十五次,终归未能彻底消灭,百姓也跟着提心吊胆。”</p>
“可是必须彻底灭了他们才。”</p>
“老四,宋隐那小子虽然性子懒惰,但他有才华,你要好好利用。”</p>
“等到大明强大起来时,替咱彻底灭了蒙元鞑子。”</p>
“是,父皇!”</p>
“唉,宋隐此人才华横溢,就是太懒了!”</p>
“父皇,宋师随遇而安,但始终心系大明,现有发明出杜仲胶,听说可以代替马车轮子。”</p>
“还有这事?”</p>
朱元璋眸中闪过好奇。</p>
“这小子算他知道心系百姓!”</p>
“老四啊!咱闭眼后,你千万不能削藩,更不能为难朱允炆!”</p>
朱棣感觉不对劲,盯着朱元璋缓缓点头。</p>
“父皇,朱允炆不造咱的反,他即便想去海外建国,咱都给他配足兵将,让他去闯。”</p>
朱元璋听了这话安心了,眯了眯眼,“这样很好,否则咱没脸去见你大哥!”</p>
朱棣不停摇头,“父皇不会有事,您还没见到咱大孙呢,那小子可机灵了。”</p>
说话间,对一旁的宋公公示意。</p>
宋公公连忙往外走,对内侍喊,“快传太医!”</p>
“老四,怎么那么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