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陪葬太过残酷,但他也没必要去掺和此事。</p>
主要是这种事情他真改变不了什么!</p>
朱高炽叹了口气,没有再开口。</p>
北平府士绅们和百姓,以为朱高炽会封为燕王,继续镇守北平府。</p>
但是,他们却失望地看着朱高炽回来,是为了接自己家眷去京城。</p>
得知此事,宋隐也是一愣。</p>
“皇上准备立谁为燕王?”</p>
朱高炽自然不会瞒宋隐,“回宋师,父皇可能会封老二为燕王。”</p>
“朱高煦?”</p>
宋隐了然点头。</p>
朱高炽是嫡子,必定是太子,朱高燧最小又深受朱棣溺爱。</p>
最终也只能便宜朱高煦了。</p>
希望朱高煦在这个时空里,不会肆意残杀百姓。</p>
只是一想到以后北平府和燕王府都由朱高煦打理。</p>
宋隐就眼角直抽。</p>
朱高炽察觉不对,有些担心,“宋师怎么了?”</p>
宋隐点头,“没事,我也觉得高煦能打仗,当燕王还行。”</p>
“那就好!”</p>
看到宋隐没有反对,朱高炽暗中松了口气。</p>
只是高煦适不适合当燕王,朱高炽其实也有数。</p>
但北平府是他们这代朱家的龙兴之地,是他们的根基。</p>
自然舍不得把北平府让给别人。</p>
他们这一脉,也唯有高煦适合当燕王了。</p>
朱高煦双臂神力,轻易能托起几百斤大缸。</p>
朱棣又经常带朱高煦习武,燕卫中的高手都打不过朱高煦。</p>
而且朱棣征讨蒙元鞑子时,也特意带上朱高煦。</p>
即便是黄石和常德等千户,都佩服朱高煦军事才华,妥妥的朱棣翻版。</p>
以后……</p>
宋隐下意识地看向朱高炽。</p>
或许圣孙争气,朱高煦应该无用武之地吧!</p>
朱高炽哪里知道宋隐天马行空,想到那么久远事情。</p>
“宋师,父皇请您安排好北平府事情后,尽快回京。”</p>
宋隐皱眉,“可是朝中发生什么事吗?”</p>
朱高炽摇头,“父皇说宋师在北平府逍遥自在几个月了,再不回京,恐怕心就野了!”</p>
宋隐无语翻白眼。</p>
妥妥的朱扒皮,这就惦记上他了。</p>
朱高炽也笑了,“宋师,朝鲜维持原样由燕王府负责,但通商所得每年需上交朝廷五百万!”</p>
“倭国同样交给燕王府,但倭国开采银子,需上交八成给朝廷。”</p>
“可行!”</p>
宋隐点头。</p>
“而且北平府各个工坊商铺所得,每年上交六成给朝廷。”</p>
宋隐一愣。</p>
如此一来,燕王府每年利润少了许多。</p>
“你家老二会同意吗?”</p>
朱高炽轻笑,“父皇之命,岂敢不从。”</p>
宋隐也笑了。</p>
朱高煦这藩王当的,相当于替朱棣打工了。</p>
“还有父皇安排了葛城担任燕王府长吏……”</p>
朱高炽滔滔不绝,将朱棣对燕王府的人员配备说给宋隐听。</p>
听到葛城的名字,宋隐却是暗自大吃一惊。</p>
靖难之乱,葛城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p>
想不到他避免了靖难之乱,相关人员仍然陆续出场。</p>
……</p>
宋府。</p>
得知又要举家迁回京城。</p>
徐妙云和朵颜塔娜也是百感交集。</p>
说实话,她们现在已经习惯了远离京城,在北平府的平静生活。</p>
并不想再返回京城那个大染缸。</p>
但也只得跟着宋隐……</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