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皱眉,“但水泥作坊不是对工匠身体危害极大吗?”</p>
宋隐点头,“大明工匠把关即可,其他劳役,用蒙古或者倭国俘虏就行。”</p>
“好!”</p>
“几日后,李泽康等朝鲜大臣,还有倭国的陈强他们,都会回来述职。”</p>
宋隐眸光一亮,“倭国那边打得差不多了。”</p>
朱棣笑了,“倭国那些倭人,已经投降大半。”</p>
“剩下那些勋爵们,也坚持不久了。”</p>
“如此一来,又扩大了大明疆土。”</p>
“是的。”</p>
朱棣笑得灿烂。</p>
……</p>
接下来,朝廷组建神机营,引起了不小震动。</p>
其他倒是风平浪静。</p>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下雪后,铜鼓岭铺建水泥路和作坊一事,只得停工。</p>
朝鲜六部尚书和倭国几名大将,也回到京城向朱棣述职。</p>
“回禀皇上,朝鲜八十三州,四百五十六县,总计缴纳税粮两百三十石,税银六百八十万两,商税七十万两!”</p>
“不过给官员和将士们发完俸禄后,税粮只剩下九万石,税银六十万,商税十五万两。”</p>
朝鲜户部尚书吴青藤,恭敬地向朱棣汇报。</p>
朱棣还算满意,“竟然还有余粮和余钱,辛苦诸位了。”</p>
宋隐和朱高炽听了,也满意地笑了。</p>
看着朝鲜有那么多州府,也只是挂名而已。</p>
朝鲜现在人口都不足四百万。</p>
接下来,朝鲜吏部尚书陆风和刑部尚书李泽康等人,也分别做了汇报。</p>
燕国相关官员汇报完后就到倭国。</p>
驻守倭国的大将陈强,也恭敬地开始汇报。</p>
“回禀皇上,倭国没有收到税粮和税银,只是带回了五千二百万两白银。”</p>
这么多!</p>
朱棣心里欢喜,但并没有太过震撼。</p>
李泽康和吴青藤等人,直接瞪大眼睛。</p>
“倭国竟然挖出了这么多白银!”</p>
“简直羡慕死你们了。”</p>
陈强嘚瑟地笑了,随即跟朱棣解释,“回皇上,末将听闻皇上登基,担心皇上银子不够用,于是多炸开了几个矿洞,征集了两千多名倭人,让他们加速开采。”</p>
听着,吴青藤简直羡慕加嫉妒了。</p>
这么看来,他这个朝鲜户部尚书简直太憋屈了。</p>
朱棣也相当满意,他确实缺钱。</p>
“陈卿有心了,咱甚是欣慰。”</p>
“能替皇上分忧,是末将的荣幸。”</p>
陈强一脸喜色地拱手行礼。</p>
朱棣爽朗地笑了,“诸位替大明守护朝鲜,讨伐倭国,功劳巨大。”</p>
“咱今日设宴为尔等接风。”</p>
“多谢皇上!”</p>
李泽康等人皆是一脸喜色。</p>
朱棣见了也高兴,立刻吩咐,“亦失哈,传膳!”</p>
“是,皇上!”</p>
亦失哈躬身退下。</p>
李泽康和吴青藤等人都是一脸期待。</p>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跟朱棣把酒言欢了。</p>
等待期间忍不住说起倭国和朝鲜的趣事。</p>
“皇上,到北平府学习的那些朝鲜勋爵子弟,回去后,把北平府赞成人间仙境。”</p>
“让更多的朝鲜勋爵子弟都争先恐后要去北平府学习。”</p>
“甚至还大打出手,意外打死了三名朝鲜勋爵子弟。”</p>
“哈哈,好一个意外打死……”</p>
“皇上,倭国的勋爵和大地主,他们的关系乱得不行。”</p>
“有次,末将率领军队去围剿一个大地主,未曾想,地主儿子提着他父亲人头打开大门,将咱们放进去。”</p>
“果然是贱奴!”</p>
众人说笑间,饭菜还未上桌。</p>
未曾想,大明户部尚书请求觐见!</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