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师又立了不朽大功。”</p>
宋隐笑了,“纯属误打误撞想出来的办法而已。”</p>
一旁的朱高煦和梅强等将领,看着宋隐一脸惊恐,这简直是在断草原人的根啊!</p>
也不知道宋隐的脑子是怎么长得!</p>
不过众人惊骇后,很快就将注意力,放到了前方山海关。</p>
朱棣班师回来!</p>
北平府大小官员都前来迎接。</p>
并在城中设宴。</p>
宴席不久,宋隐就悄然离开。</p>
随后在一众亲兵护卫下,前往他在北平府的府邸。</p>
门卫乍一看到宋隐归来。</p>
惊喜交集地往后院跑去。</p>
“老爷回来了……”</p>
府门外,竟然没有人恭迎宋隐回府。</p>
宋隐站在风中凌乱。</p>
很快,府里就热闹起来。</p>
徐妙云和朵颜塔娜更是喜极而泣。</p>
宋隐舒服地洗了一个热水澡,才感觉回到人间。</p>
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宋隐才起床。</p>
得知宋隐回来,朵颜族长带着几名族人,也赶了过来。</p>
几人聊着,当朵颜族长得知宋隐有了自己封地时。</p>
差点没惊掉下巴。</p>
一家人其乐融融时,几名北平府勋爵也登门拜访。</p>
宋隐简单跟他们寒暄几句,就把他们打发走了。</p>
他可不想把天伦之乐时间,用在寒暄上。</p>
只是朱棣派来宣宋隐觐见的公公也到了。</p>
宋隐到达燕王府时,朱高煦和梅强、杨广等将领都在。</p>
“宋师快过来坐。”</p>
看到宋隐,朱棣立刻开口。</p>
看得出来朱棣心情极好。</p>
等宋隐坐下后,朱棣再次开口,“此战不但基本歼灭鞑靼部落,就连鞑靼大汗鬼力赤都斩杀。”</p>
“可喜的是草原蝗灾已然泛滥,蝗虫至北往西而去。”</p>
朱棣说着,看向宋隐目光透着欣赏。</p>
可是朱高煦和梅强等人看宋隐目光,更加忌惮。</p>
竟然连蝗虫走向都算计在内?</p>
宋隐笑了笑,他不过是让朱棣派人监视蝗虫情况。</p>
至于蝗虫走向,又岂是他能控制的。</p>
他要真有那能耐,又何必让装着虫卵的马车,跟着军队深入草原数百里。</p>
干脆就近把虫卵埋了,等着蝗虫飞向草原深处。</p>
“皇上,蝗虫没有智力,往哪飞纯粹本能。”</p>
“所以需要密切关注蝗虫走向,提防蝗虫飞往大明境内。”</p>
“好!”</p>
朱棣点头,派梅强负责此事。</p>
随即朱棣正色,“咱出征已离宫半年,现大获全胜,是时候班师回朝。”</p>
“末将遵旨!”</p>
梅强等众将领连忙应下。</p>
翌日,朱棣和宋隐等人乘坐火车回京。</p>
更多将士则乘船返京。</p>
应天火车站。</p>
太子朱高炽,率领满朝文武整齐站在站台上,恭迎朱棣还朝。</p>
看到朱棣从火车下来。</p>
火车站上响起奏乐。</p>
“儿臣恭迎父皇凯旋!”</p>
“微臣恭迎皇上大胜归来!”</p>
“皇上所向披靡,实乃我大明江山社稷福气!”</p>
朱高炽和满朝文武都一脸喜色。</p>
现今对大明威胁最大的就是鞑靼和瓦剌,以及东察合台。</p>
朱棣首次御驾亲征,几乎剿灭了整个鞑靼部落。</p>
可大明将士伤亡都不过千。</p>
可谓大获全胜。</p>
战绩如此辉煌,上百年来都没有一个武将能有此战绩。</p>
想来朱棣在位期间,就能全灭把鞑靼、瓦剌和东察合台。</p>
此时大明朝,忠臣多过奸臣。</p>
朝臣们都满心期待剿灭外族,开疆拓土。</p>
即便有人心怀鬼胎,大势所趋下,也不得不笑着恭贺。</p>
随着朱棣回来,北征草原获胜一事,瞬间传开。</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