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师写了那么多的长篇大论,如此操心朝政,咱如何能不来?”</p>
宋隐嘿嘿笑了笑,“有事让人喊我进宫便是,怎么还亲自来了?”</p>
“宋师不担心刺客了?”</p>
朱棣戏谑一笑。</p>
宋隐冷哼一声,“咱要出门就派出五辆马车,不信他们能猜出咱在哪辆马车上。”</p>
朱棣愈发无语了。</p>
寒暄两句,朱棣转入正题。</p>
“宋师奏折让咱知道,寺庙确实是大明毒瘤。”</p>
“不知宋师可有解决办法?”</p>
“解决办法?”</p>
宋隐面露困惑之色,“寺庙在大明地位相当尊贵,朝廷连他们的徭役都免了。”</p>
“每日收了不少香火钱,却贪心不足,还要霸占那么多田地。”</p>
“寺庙如此剥削百姓,我觉得可以借助天禧寺这次闹事机会,把寺庙的田地收回来,发给没田地却还要服徭役的百姓。”</p>
“这就是宋师的对策吗?”</p>
朱棣坦然地看着宋隐。</p>
宋隐撇嘴,“我也不是对先帝诏令有何不满,只是现在寺庙已经背离了先帝的期望。”</p>
“所以我才火大!”</p>
朱棣点了点头,“确实如此!”</p>
宋隐继续,“如果你觉得此计可行,可以变通一下,让地方官上奏朝廷提及此事。”</p>
朱棣古怪地笑了笑,“可以!”</p>
“姚广孝也是高僧,寺庙之事想来他会有更好的办法。”</p>
“宋师所言极是!”</p>
朱棣眼睛亮了亮,轻轻颔首。</p>
“宋师说的加强报刊舆论导向的事情,我会让炽儿负责此事。”</p>
朱高炽只觉得心里苦,无奈开口,“儿臣领旨!”</p>
“那咱就不打扰宋师休息!”</p>
“咱去跟道衍法师聊聊此事。”</p>
朱棣说着站了起来。</p>
宋隐亲自将朱棣和朱高炽送到门外。</p>
看着他们离开,宋隐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心情大好。</p>
区区秃驴和权贵,竟然敢联手打压他宋隐,真当他是病猫吗?</p>
既然不能和平共处,那就跟你们硬刚,倒要看看谁能奈何得了咱?</p>
……</p>
“把寺庙田地收回来?”</p>
得知朱棣来意,姚广孝神色一变。</p>
“皇上慎重考虑啊!”</p>
朱棣眸中精光一闪,“大师觉得此事不妥吗?”</p>
姚广向有些慌乱,“皇上明鉴,和尚虽说也是僧人,也觉得寺庙拥有的田地过多。”</p>
宋隐微微一笑,“大师有何解决办法?”</p>
姚广孝想了想,“皇上,不止寺院拥有大量田地,道观亦是如此。”</p>
“微臣以为,可以对僧人田地进行限制,比如人均不超过八亩,多出的则分给没有田地的贫农。”</p>
“八亩吗?”</p>
朱棣思索片刻,才微微点头。</p>
“八亩地正好够一个人打理。”</p>
“皇上英明!”</p>
姚广孝暗中松了口气。</p>
朱棣继续问,“大师觉得,由谁牵头此事为好。”</p>
“皇上,这等造福百姓的大好事,由寺庙所在地父母官上奏即可。”</p>
“大师提议不错!”</p>
朱棣对此还算满意。</p>
姚广孝心里苦涩。</p>
唉!</p>
一群蠢驴,好端端地去惹那宋隐干什么?</p>
不过如此改革,造福了更多的百姓,也是善事。</p>
……</p>
一周后。</p>
苏州知府沈腾,惊骇得知锦衣卫来人求见。</p>
沈腾还是在朱棣登基后,被提拔起来担任苏州知府。</p>
说起来,沈腾受惠于朱棣。</p>
好在沈腾关心百姓,不像有些官僚官员,在任期间不是摆烂就是充当烂好人。</p>
甚至跟贪官,联手同流合污各种敛财。</p>
即便如此,面对锦衣卫千户冯子硕,沈腾仍然满脸戒备。</p>
“冯千户远道而来是为何事?”</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