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保留子嗣,送出海外?锦衣卫立刻行(1 / 2)

许多大臣揣摩出朱棣的心思,纷纷站出来弹劾寺庙不作为。</p>

“皇上!”</p>

吏部尚书胡杨突然一脸严肃站出来。</p>

“天禧寺和宋大人之间纠纷,确实是天禧寺僧人做得不对。”</p>

“可微臣觉得,宋大人仍然有贪污之嫌。”</p>

“而且僧人和道士皆是普度众生,他们拥有的田产也是自己花钱购买或是朝廷恩赐而来,岂能怪罪于他们?”</p>

“皇上,胡尚书所言,微臣不赞成。”</p>

王伟光站出来反驳,“传出宋大人贪污,众臣弹劾时,皇上就派锦衣卫核查,证明宋大人没有贪污。”</p>

“寺庙情况,各州府也写得很清楚,而且寺庙还放高利贷,从而抢占百姓良田,此举跟劣绅有什么区别?”</p>

“向来四大皆空,慈悲为怀的僧人,如今都成了什么样子?”</p>

“胡尚书也是知书达理之人,先帝也曾称赞胡尚书是大贤之才。”</p>

“现在,胡尚书因何要包庇那些僧人和道士。”</p>

王伟光神色恼怒。</p>

不等他说完,方孝孺和李文卫等内阁大臣也纷纷附和。</p>

“皇上,寺庙和道观被那么多州府官员弹劾,足以证明寺庙和道观惹得百姓怨声载道。”</p>

“皇上,京城周边寺庙和道观拥有良田多达上百万亩,这么多良田被寺庙霸占,又有多少百姓失去田地?”</p>

“整个大明朝被寺庙霸占的田地数不胜数。”</p>

闻言,胡杨等一些大臣脸色大变。</p>

心里怀疑,此事难不成是王伟光和李文卫等内阁大臣联手,让州府百官弹劾?</p>

况且王伟光和李文卫等内阁大学士都跟宋隐关系较好。</p>

内阁众大臣出声,朝堂上顿时寂然无声。</p>

内阁大臣跟皇上思想统一,况且这事,寺庙确实不对。</p>

胡杨即便再不甘心,也没有应对之策。</p>

于是退朝后,京城大街小巷,都贴满告示。</p>

“鉴于寺庙和道观拥有田地过多,导致许多贫民没有田地,还要苦于徭役。”</p>

“皇上和文武百官朝议后决定,收回寺庙和道观多余田地,每人拥有田地不超过八亩,剩下的分给贫民……”</p>

“皇上英明!”</p>

京城内外百姓都沸腾起来。</p>

同时,收回寺庙和道观多余良田的诏令,也以最快速度发往各州府。</p>

锦衣卫卫所。</p>

胡雄将校尉以上锦衣卫召集过来。</p>

“皇上要把寺庙多余良田发给贫民!”</p>

“相信天禧寺肯定憋不住,你们盯紧胡雄和天禧寺。”</p>

“是!”</p>

锦衣卫众将领,一个个神色严肃领命。</p>

天禧寺等寺庙也已收到朝廷诏令。</p>

户部等官员也陆续进驻天禧寺等寺庙和道观。</p>

所有僧人和道长,看着多年攒下来的良田,丈量后被划走,无不满心悲苦。</p>

同时更是怒火中烧。</p>

“住持,肯定是宋隐对天禧寺进行报复!”</p>

“没错,住持,我等如此无辜,没了那些良田,寺里日后该怎么活?”</p>

“阿弥陀佛!”</p>

“此事圣旨已下,难道你们想抗旨不成?”</p>

天禧寺内,圆云住持和圆通等僧人又惊又怒。</p>

“住持,这事肯定是宋隐的报复!”</p>

“阿弥陀佛,有因必有果,我等应该反省。”</p>

“但是住持,这么一来,所有僧人和道长定会将矛头直指我等。”</p>

“当时原本就是我等贪心不足,才有此惩罚。”</p>

“主持,我们不甘心,天禧寺是被他们算计的,我们为何要沉默,让皇上迁怒我等?”</p>

“天禧寺招皇上和太子记恨,日后还如何兴旺?”</p>

“我等有愧于佛门啊!”</p>

“阿弥陀佛!”</p>

圆云住持愁苦地叹了口气,“这事,老衲定会给尔等一个交代。”</p>

……</p>

胡杨刚回到府邸,管家就迎了过来。</p>

“老爷,今日有人送来一封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