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这老贼,为了脱罪,胡乱攀咬?”</p>
“又或是锦衣卫为了邀功把人屈打成招,指使这老人诬陷胡尚书?”</p>
大殿里的朝臣都无比震惊。</p>
却也有几人满脸惶恐。</p>
殊不知,他们一举一动全落入锦衣卫眼中。</p>
谁有异常都被暗中记下。</p>
“胡卿?”</p>
朱棣一副无比震惊的样子。</p>
“胡雄,这贼子莫非想替他主人脱罪,随意构陷他人?”</p>
不等胡雄开口,胡杨站了出来,“皇上恕罪,此人没有构陷他人,正是微臣派来的。”</p>
“什么?”</p>
这回连朱棣都满脸震惊。</p>
随即,朱棣脸色铁青,不善地盯着胡杨。</p>
“真是你派人挑拨天禧寺僧人,让他们去找宋卿化缘,没有达到目的就暗中传播谣言,诬陷宋卿?”</p>
“事情败露后又杀了圆云住持?”</p>
“回皇上,没错,正是微臣做的。”</p>
胡杨声音低沉。</p>
瞬时,大殿内鸦雀无声。</p>
朱棣极力压住愤怒,“为什么?”</p>
胡杨看了一眼宋隐,叹了口气,“回皇上,是微臣的错。”</p>
“微臣听信宋大人贪污谗言,又因皇上宠信宋大人,担心皇上袒护,就想利用天禧寺僧人……”</p>
“因为贪官贪墨后,往往心里不安,都会去捐香火钱。”</p>
“宋大人如果捐了香火钱,说明他肯定贪墨。”</p>
“未曾想,宋大人会当众斥责圆云住持,导致圆云住持盛怒之下,传信给微臣……”</p>
“微臣仍然怀疑宋大人贪墨,就暗中煽风点火,想引起皇上重视。”</p>
“没想到皇上让锦衣卫查出宋大人没有贪墨。”</p>
“可是圆云住持不但贪财,而且小肚鸡肠,觉得微臣让他没面子,还招惹了宋大人,就想检举微臣,毁掉微臣清誉,所以微臣才杀了他。”</p>
“皇上,微臣为公为民,才有了这点清誉,万不能让那老僧毁掉微臣半生心血。”</p>
“微臣一时气不过,才让人联手天禧寺同样对圆云住持不满的僧人杀了他!”</p>
听此,朱棣和宋隐等人都满脸怒意。</p>
胡杨像是早有准备,虽说认罪,却只承认是他杀了圆云住持。</p>
跟别的贼人勾结的事情,一句都没有透露。</p>
“胡尚书怎能如此糊涂?”</p>
“胡尚书大可叫上我等,一起弹劾宋大人。”</p>
“是啊,胡尚书贵为吏部尚书,岂能跟一个老僧相比?”</p>
一众朝臣无比惋惜。</p>
圆通等天禧寺僧人,则是一脸悲愤。</p>
“启禀皇上,小僧想说几句。”</p>
“你想说什么?”</p>
朱棣淡淡看着圆通。</p>
圆通一脸悲苦,“皇上明鉴,圆云住持向来慈悲为怀,是小僧去找宋大人化缘,而非圆云住持。”</p>
“宋大人到了天禧寺后,也只是斥责小僧,并非跟圆云住持起争执。”</p>
“所以胡尚书所言全是虚构。”</p>
“是吗?”</p>
朱棣阴沉着脸看向胡杨。</p>
胡杨急忙分辨,“皇上明鉴,微臣不敢欺瞒皇上。”</p>
“微臣让管家去游说的人,就是圆云住持。”</p>
“阿弥陀佛!”</p>
圆通怒视着胡杨,“人死如灯灭,你怎么可以如此阴毒,为了替自己脱罪去污蔑圆云住持?”</p>
“皇上明鉴,圆云住持不是斤斤计较之人,也没有怨恨宋大人,更不曾去找过胡尚书。”</p>
胡杨也不甘示弱,“皇上,微臣句句属实。”</p>
那管家也不停点头。</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