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宝钞!”</p>
“啥?一千两?”</p>
“这马车是镶嵌的金银吗?”</p>
“怎么那么贵?”</p>
徐辉祖有些不耐烦,“贵在车轮上了。”</p>
“什么车轮那么贵?”</p>
“橡胶做的轮胎。”</p>
“橡胶为何物?”</p>
“就是此物!”</p>
“魏国公……”</p>
“你们别问了,这么冷天气出行太辛苦了,我才买了这马车,其他的我也不知道。”</p>
“真是花了一千两?魏国公难不成是开玩笑?”</p>
“没错!”</p>
“我只知道皇上和太子殿下都有一辆,坐着非常舒服,别的就不清楚了。”</p>
徐辉祖被他们问得昏头胀脑!</p>
幸好他们问了许久,看到徐辉祖真的不清楚,这才放弃,前往铜鼓岭马车作坊。</p>
皇上和太子殿下都各有一辆,魏国公带上侍卫亲自去抢……</p>
如果这马车没什么稀奇,鬼都不信。</p>
于是,一夜之间京城大街小巷都在传,朝廷勋爵和大臣们都派人去铜鼓岭马车作坊!</p>
消息越传越广。</p>
铜鼓岭马车作坊几乎人人皆知。</p>
特别是有几个武侯,好奇乘坐了徐辉祖马车后,再次传出新的流言。</p>
铜鼓岭作坊马车相当神奇,即便是坑洼道路都像是走在平地上,比战车防御还强。</p>
这时,铜鼓岭作坊,才彻底被京城所有勋爵关注。</p>
连向来爱好骑马的武将都如此称赞马车,想来铜鼓岭作坊建的马车肯定无比神奇。</p>
用橡胶轮胎做的马车,彻底火了。</p>
宋府。</p>
孙怡一脸喜色地快步进来,跟宋隐汇报。</p>
“老爷,短短几日,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勋爵们,都让人去作坊购买这种橡胶轮胎马车。”</p>
宋隐缓缓开口,“有多少人有意向?”</p>
孙怡回复,“老爷,现在已经登记了两百八十人,都指定要钢板造的马车。”</p>
“呵呵,都想要钢板制造,他们可真敢开口。”</p>
宋隐冷笑,“他们还有什么要求?态度如何?”</p>
“回老爷,他们都乐意提前预订,可得知作坊每年顶多造三百辆马车后,都相当不满,争吵着先造他们的。”</p>
孙怡神色怪异地禀报,他经常去铜鼓岭作坊,知道实情。</p>
现在铜鼓岭库房里,现成的橡胶轮胎,造五百辆马车没问题。</p>
钢板更是需要多少都有。</p>
即便让马车作坊一个月造五百辆马车都没问题。</p>
“他们顶得住威压吗?”</p>
宋隐询问。</p>
孙怡明白宋隐话里的意思。</p>
“老爷放心,铜鼓岭作坊隶属海商会,海商会又是皇上产业,还有燕卫防护,没有人瞎眼敢闹事。”</p>
“那就好!”</p>
宋隐点了点头,“每月定额售卖三十辆马车,若有特殊需求,顶多卖四十辆。”</p>
“铜鼓岭马车作坊出品的马车,必须保质保量,每个细节都要完美,要打造大明顶级的马车作坊。”</p>
“是,老爷,我会告诉马车作坊所有管事。”</p>
“嗯!”</p>
宋隐轻轻颔首。</p>
孙怡离开后,宋隐思索片刻,去了书房。</p>
朱棣要建京城通往陕西的高速马路,是时候考虑有些事情了。</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