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铁尚书说得对。”</p>
礼部尚书邓林海也出声,“就是不知逃出的安南国王室子弟,现在何方?”</p>
“锦衣卫还未找到他们!”</p>
朱棣声音低沉。</p>
“没找到?”</p>
邓林海一怔。</p>
朱棣点头,“杳无音信!”</p>
“怎么会这样?”</p>
邓林海满脸惊疑不定。</p>
朱棣脸色铁青,“是啊,锦衣卫搜寻多日,愣是找不到他们踪迹,仿佛凭空消失了。”</p>
徐辉祖突然开口,“会不会遇害了?”</p>
大殿内气氛突然死一般寂静。</p>
满朝文武都认可这种可能。</p>
“这些奸贼简直丧尽天良!”</p>
朱棣怒骂了一句,才继续,“父皇在世时,因为前朝余孽和倭寇经常侵犯沿海百姓,让百姓穷困潦倒,为了防御倭寇和海盗才禁海。”</p>
“后来海军壮大,倭寇胆寒,考虑海上贸易能致富百姓,故取消海禁。”</p>
“现马和下西洋成功,海上贸易利大于弊,咱决定大力扶持。”</p>
“皇上英明!”</p>
满朝文武再无人反对。</p>
“咱决定在广州、松江、泉州等地增设市舶司,监督及收缴海上商税。”</p>
“皇上英明!”</p>
此事文武百官,更无人反对。</p>
“为了增加海上贸易安全,咱决定让海军在大明前往南洋、西洋海道上进行巡逻。”</p>
“护我大明商贾安全,扬我大明国威。”</p>
“皇上英明!”</p>
这事无人反对,也不敢反对。</p>
不过要派哪位将军征讨安南,朱棣虽然有了人选,但还没最后拿定主意。</p>
所以,在徐辉祖和李景隆同时请求出兵时,朱棣干脆把宋隐叫来金銮殿。</p>
徐辉祖和李景隆两人见状,都大惊。</p>
“皇上,宋大人是朝廷重臣,怎能亲自披甲上阵。”</p>
“皇上,安南区区一个小国,给末将六万大军,就能扫荡安南国!”</p>
“二位少安毋躁!”</p>
朱棣笑了笑,没有过多解释。</p>
徐辉祖和李景隆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担心。</p>
宋隐很快就到了。</p>
朱棣看到宋隐立马解释,“咱决定征讨安南,曹国公和魏国公都想领兵出征,咱难以决定,想听听宋师意见。”</p>
宋隐有些蒙圈。</p>
“两位国公都想替大明出力,这是好事啊!”</p>
“况且安南小国,也不需要两位国公同时出手。”</p>
宋隐微微皱眉,看了一眼朱棣。</p>
直觉朱棣似乎另有打算。</p>
好啊,你不说等我说,干脆大家站着猜谜好了!</p>
宋隐语气有些冲,“干脆派神机营去吧!”</p>
“拉几车火药过去,足够把安南从里到外炸一遍,炸得胡贼无处躲,只能投降。”</p>
“神机营?”</p>
朱棣眸光都亮了。</p>
徐辉祖和李景隆两人却是心中大惊。</p>
徐辉祖连忙开口,“皇上,末将从未见过神机营威力,愿共同前往。”</p>
李景隆不甘示弱,“皇上,末将也愿同行。”</p>
朱棣认真思考了片刻,才问,“宋师,咱记得你让神机营所有将士都必须识字,懂书算,进行强训。”</p>
“现在都强训完了吗?”</p>
宋隐点头,“没错,神机营所有将士都通过考核。”</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