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明上下,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商贾百姓,都忙碌起来。</p>
时间眨眼到了七月,早稻日渐成熟,长江以南州府安静下来,农户都在收割稻谷。</p>
八月中旬,农户收割完毕,长江以南又热闹起来。</p>
长江上,密密麻麻的船只往来不息。</p>
长江出海口停着无数艘庞大海船,每日都络绎不绝地有人往船上搬运各种物资。</p>
不时有装满货物的船队,在护卫护送下往南而去。</p>
沿海市舶司,每日都有几百上千的船只,进出海港。</p>
各地呈现繁荣景象!</p>
但这些景象落进一群穿着华丽的士绅眼中,却是满脸愁绪。</p>
“造孽啊!”</p>
“那么多青壮年都出海,万一死在外面,那如何是好?”</p>
“虽说已经结束秋收,那明年呢?”</p>
“明年不能返回,指望谁春耕?”</p>
“如果再遇到天灾……”</p>
就在那些士绅们忧心忡忡时,锦衣卫突然冒了出来。</p>
“你们休要胡说八道!”</p>
“给了你们良稻种子,别以为我们不知这些年来你们都存了多少粮食?”</p>
“如果愁来年无人春耕,那不如把良田贡献出来。”</p>
“那是我们祖辈传承攒下来的良田。”</p>
“那是你们祖辈剥削百姓的良田。”</p>
“你们有什么证据?”</p>
“既然有了高产的良稻,为什么还贪心不足?”</p>
“上头有话,你们要想经商,就老实经商。”</p>
“想守住祖业就种田,不准苛责百姓。”</p>
“否则,新研发的高产良稻种子,谁都别想得到。”</p>
“怎能这样?”</p>
“为何不能?”</p>
朱高炽看到被锦衣卫训斥,不敢闹事而离开的士绅笑了。</p>
“还是道衍法师对付士绅的法子有效。”</p>
“阿弥陀佛!”</p>
姚广孝微微一笑,“殿下过奖了,主要还是宋大人掐住了这些士绅们的命脉。”</p>
“宋师只是用良稻拿捏这些士绅罢了,他们如果甘心少收成一些,都不必如此忧心。”</p>
“殿下,别忘了北平书院,还有报刊、银行、海商会。”</p>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却全是皇上私产,按照皇上和殿下意志存在。”</p>
“如果他们听话,自能享富贵,否则锦衣卫还愁上哪找功绩,报刊也愁没有新的贪污事件。”</p>
姚广孝说这些时,虽然面带笑容,朱高炽等人却觉得尤其阴冷。</p>
姚广孝可不是良善之辈,使起手段,比诏狱的酷吏还要狠辣,赶尽杀绝那种!</p>
只要跟姚广孝打过交道的人,谁不恐惧?</p>
“启禀殿下,出征安南的征夷大军已经走远了。”</p>
“海商会船队以及赵王殿下船队,也离开了松江府。”</p>
一名兵卒过来向朱高炽禀报。</p>
“都离开了啊!”</p>
朱高炽深深叹了口气。</p>
“阿弥陀佛!”</p>
姚广孝开口,“殿下,该回去了,市舶司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您来决断。”</p>
朱高炽没有抬脚,看着周围一切,眸中充满渴望。</p>
“法师,这种国富民强,百姓阖家欢乐的景象,我想多看几日。”</p>
姚广孝眼皮微抽,“殿下,宋大人一走,铜鼓岭作坊、海商会都需要您来盯着。”</p>
朱高炽不甘心,“法师,我难得出来两天,为何不能巡视一下民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