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隐同时也知道,今日皇宫发生了何事!</p>
“右都御史蒙强发什么疯?如此咬住李景隆不松口?”</p>
“但是有能耐就亲自到安南查,查的出来算你有本事。”</p>
两个时辰后,孙怡神色匆匆的回来。</p>
“老爷,船行那边说,谣言似乎是从京城某个官员传出来的。”</p>
“不过谣言没有在京城里传开,而是先从京城周边村子往外传。”</p>
“今天才传到京城里。”</p>
“某位官员?”</p>
宋隐冷笑,“是谁?”</p>
孙怡摇头,“老爷恕罪,为了不打草惊蛇,小人没有公开查。”</p>
宋隐缓缓颔首,“那就暗中查,我还不怕这些谣言。”</p>
“是,老爷!”</p>
此时金銮殿。</p>
内阁诸臣、六部尚书,还有监察御史等一众重臣,听到朱棣决定后,人人脸色大变。</p>
“皇上,要封宋大人为国公。”</p>
“皇上,宋大人岂能封为国公?”</p>
“皇上,恕微臣不同意此事。”</p>
“皇上英明,微臣觉得,以宋大人的功绩,当为国公!”</p>
“皇上,恕微臣也不同意!”</p>
国公含金量极高,与国共生共死,可不是开玩笑。</p>
大明存在一天,国公子孙后代都享受显赫富贵。</p>
所以除了大明初建,朱元璋特封了几位国公外,大明再无人封为国公。</p>
即便朱元璋再宠信宋隐,也只是册封他为侯爵。</p>
现在朱棣才登基不久,竟然就要册封宋隐为国公?</p>
即使对宋隐印象越来越好的户部尚书吴晨风,也都赶紧否决。</p>
内阁成员只有王伟光,钟忠等跟宋隐关系密切的人才支持。</p>
“皇上,宋大人虽然讨伐安南有功,可他跟曹国公联手,杀害安南王室子弟嫌疑极大,而且在安南还肆意掠夺钱财。”</p>
“宋大人虽然用火器,让安南人恐惧大明大军,可他们心里却极其痛恨大明。”</p>
蒙强满脸愤怒,“所以微臣觉得,宋大人虽说有点实力,但没有品德,不能封为国公。”</p>
钟忠眸中闪过怒意,“敢问蒙御史,宋大人跟曹国公连手,残害陈氏子弟,有证据吗?”</p>
蒙强冷哼,“宋大人和曹国公同为征夷大军主将,还私自把战力品发给兵卒,收买军心,知道此事的安南人都被灭口,自然没有证据。”</p>
“那么一切都是蒙御史瞎编乱造了?”</p>
钟忠连连冷笑,“你身为右都御史,整天就知道诬陷、弹劾替大明开疆拓土的功臣,这是右都御史应该做的事吗?”</p>
“还是说,蒙御史这是嫉妒曹国公和宋大人,或者是被人贿赂,以此来诬陷曹国公和宋大人。”</p>
“你竟敢胡说八道,诽谤本官。”</p>
蒙强勃然大怒。</p>
“呵呵,本官不过是猜测罢了,难道只有蒙御史能凭空捏造曹国公和宋大人这些替大明开疆拓土的功臣,别人就不能揣测你蒙御史吗?”</p>
“还是说本官无意中戳中了你蒙御史的痛脚?”</p>
钟忠冷笑的反驳。</p>
他早就看蒙强不顺眼,奈何蒙强官职比他高,还是右都御史,不好得罪。</p>
现在看到蒙强想方设法诬陷曹国公,甚至宋大人,他再也按耐不住。</p>
宋大人岂能是那种人?</p>
“放肆!”</p>
蒙强神色阴冷,“本官岂是你能肆意构陷的。”</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