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朱高炽起身跟宋隐告辞。</p>
然后匆匆回宫。</p>
“老三打下的王国适合种水稻?”</p>
听到朱高炽的话,朱棣眸光一亮。</p>
朱高炽点头,“父皇,宋师正是这样说的。”</p>
朱棣激动地站起来,“那么就让海军带两船良种过去,让老三多种一些。”</p>
“大明海军在海上有巡逻军,老三那边粮食一收割,就立刻运回来。”</p>
“只要粮食足够,老天下不下雨都无所谓。”</p>
朱高炽点头,“是啊,那些州府一直求雨,都没有动静。”</p>
“哼!”</p>
朱棣冷哼一声,“一群就知道愚弄百姓的庸官,怎么求得来雨?”</p>
朱高炽也很无语。</p>
很快几百石的良种,装上海军大船前往南洋。</p>
这时,大明春耕基本进入尾声,除了屈指可数几个市县外,愣是没下过一滴雨。</p>
“难不成今年会大旱?”</p>
宋隐躺在躺椅上,有些烦躁。</p>
这时,一名锦衣卫在黄春光指引下,一脸喜色地进来。</p>
“末将见过宋大人。”</p>
“周俊,过来坐。”</p>
看清来人,宋隐一脸喜色。</p>
然后又有些疑惑,“你何时回来的?”</p>
此人正是被朱棣派出去,彻查各州府贪官的锦衣卫镇抚使周俊。</p>
“回宋大人,末将一早刚到。”</p>
宋隐询问,“你过来,是皇上有吩咐吗?”</p>
周俊点头,“皇上让末将转告宋大人,已经备足六千食户,敢问宋代人何时接收?并把那些食户送去宋岛。”</p>
“六千?”</p>
宋隐眼睛一亮,“那么快就找到六千食户?”</p>
六千食户说的不是六千人,而是上万,甚至好几万。</p>
这才没多久,就已经找到这么多人?</p>
“你们锦衣卫这次出去,查了不少贪官污吏吧?”</p>
“宋大人误会了!”</p>
赵俊苦笑,“宋大人,那些食户不仅仅是近期抄家的贪官污吏和士绅,还包括大明各地流犯。”</p>
“原来这样!”</p>
宋隐听此才松了口气。</p>
周俊取出一本册子呈给宋隐。</p>
“宋大人,这是那六千食户名单,请您查看。”</p>
“有劳了!”</p>
宋隐接过册子,直接翻看起来。</p>
不过册子上登记的只是姓名、籍贯、年龄,及犯了何事,家庭背景等资料。</p>
更详细的就没有了。</p>
对此,宋隐还算满意,有这些也够了。</p>
“很好!”</p>
看完,宋隐合上册子。</p>
这六千食户中,匠户就有三百多户,军户有六百户,其他罪官及劣绅族人将近两千户……</p>
六千食户差不多四万人,青壮年和妇人各占一半。</p>
这正是宋隐想要的人员构成。</p>
“多谢你替我找了这些食户!”</p>
“宋大人,客气了!”</p>
周俊眸中闪过喜色,随后摆摆手,一脸诚恳,“末将在北平府时,颇受宋大人恩惠。”</p>
“况且末将也是奉旨办公而已。”</p>
宋隐笑着对周俊点头,“你回去禀报皇上,等我把粮食及各种生活用品准备好后就出发。”</p>
“预计半个月后启程。”</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