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点了点头,觉得杨时说的也有道理。
忠诚和能力,对皇帝而言,究竟什么重要?
可以确定无误的说,对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而言,忠诚远远大于能力。
李纲当年的落相,归根于识人不明,但作为宰相,他的基本原则是没有什么过错的。
杨时继续说道:“李纲能力卓著,尽忠王室,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能力上统领三司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更重要的是李纲为人忠烈肃穆,执掌三司比臣更合适,其能肃有司清正廉明之风,这对三司至关重要。”
见杨时如此力推,赵桓也就顺水推舟地同意下来,说道:“那就让李纲接替卿担任计相吧。”
对于李纲地能力,赵桓是信任的。
就是他强势的作风,很容易得罪皇帝,得罪同僚。
让他全权处理政务,他容易过于霸道,纲常独断。
把他从政务中调出来,管理财务,倒是能发挥他的能力同时减少他性格的影响。
杨时这个推荐,倒也颇为合适。
这件事在会前一提,短暂商议了片刻便简单的定了下来,没有太大波澜。
等韩穗一路疾行来到行宫,赵桓召集他们的会议正式开始。
所有人入座后,赵桓说道:“今日召集诸位,是想诸位集思广益,跟朕谈谈我朝的大势。”
这个话题一提起来,所有人都是诧异了片刻。
大势?
圣朝如今盛世昌隆,军威无双,有气吞八荒,横扫**之势。
看起来,一切都欣欣向荣。
官家这时候提的大势是指哪方面?
右相张浚问道:“老子言,势者,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凡万物皆有势,不知官家欲谈何方面?”
赵桓说道:“不用如此正式,朕召集卿等也不是谈国务。朕是想问一下诸位,我朝民间的工商之势如何?”
“换言之,国家可有开历史倒车的可能性?在举国范围内,重现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可能?”
这一点,是历史上已经上演过的一幕。
大明皇帝朱元璋以农民之身建国,所以格外强调封建统治与稳固发展。
一个祖宗法度,把大明几百年都锁死在一个农业帝国中,使中原的开拓进取,文明创新精神直接遭遇重创,迅速落伍于世界。着实可惜。
赵桓希望的是形成一种大势,一切的事情,不用赵桓去推动,工商业就会蓬勃发展,商人就会主动去开拓夷州等新打下来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