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农学教授给的惊喜(2 / 2)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1035 字 2022-12-20

针对农学院教授的质疑,赵桓从容的说道:“卿也没有见过这种谷物的全貌,先别着急下定论。要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梦溪笔谈》里面连龙珠都有记载,更何况一种谷物,万一是祥瑞呢?”

这位农学教授是个顽固的老人,立即说道:“官家,是您亲口说的,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至如嘉禾神芝,奇禽异兽,盖王化之虚美也。所以光武形于诏令,《春秋》不书祥瑞。”

“我皇考临御万方,勤求治理,惟务实心实政,太学院内从来不言祥瑞。”

周围的太学院学者们都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闭上眼,这个老头子的顽固劲儿又上来了,就这样硬顶官家之言!岂不是让官家下不来台?

赵桓却完全没有生气,反而欣慰的大笑。

这种以科学务实为准则的学术精神,才是大宋打破封建社会,推动文明进步的基石!

可以说,正是因为国家有这种务实求真,执着研究的学者,大宋才能有璀璨的文明发展。

赵桓对一旁的太学司业陈东说道:“善!这才是我朝真正的学术嵴梁,你要号召整个太学院教授都向他学习,一切都追求科学真理。不迷信传统,不畏惧权威1

“太学院奖励他十万贯的研究费用。”

“小颖儿,从皇家财团里也拿出十万贯奖励给这位教授,是朕给他的个人奖赏。”

“有才之士,务实学者,是我朝真正的国宝与嵴梁,值得所有人尊重,理应享受我朝繁华的文明成果。”

老头子被夸奖,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梗着脖子,说道:“就算官家重赏,臣也不会更改立常”

赵桓笑着说道:“朕奖赏的就是你立场坚定,不畏权威。你改了立场,朕反倒要收回奖赏了。朕就跟你从科学的角度,讨论一下这种作物究竟能否高产。”

“这作物颗粒饱满,金黄如玉,朕就称其为玉米了。孙琳,你来说说,这玉米是什么模样。秸秆长达丈许?”

孙琳立即斩钉截铁的说道:“官家,臣绝非为了名利而夸大其词,这种玉米其种在地里,郁郁如林,秸秆长达丈许,比直如枪,若远见之,仿佛长枪如林,其叶繁茂,又仿佛旌旗密布。”

赵桓摆了摆手,止住他的胡乱比喻,对一众农学教授问道:“秸秆长达丈许,这是很容易见到的成果。只要农学院把这种作物种下去,明年一眼可见。”

“孙琳若是妄言,绝不至于在这方面弄虚作假,实在是太容易揭穿。欺君罔上,这可是死罪。”

一众农学教授、学子甚至其他学院的学者也得纷纷点头,这是很容易弄清的逻辑。

亩产量多少还有可能造假,可这秸秆就摆在所有人面前,一种便知。再蠢的人也不至于在这方面夸大其词,那简直是在找死。

农学教授点了点头,问道:“假设如此,又当如何?”

赵桓笑着说道:“这一点非常关键,以此为基础,卿等觉得这玉米是谷物还是水果?”

农学院所有人都精神一振,认真的思考起这个问题。

如果按秸秆长达丈许,那已经赶上苹果树了。而众所周知,苹果一年的产量可以高达数千斤,许多水果类一亩产量都上千斤。

如果把玉米定义成水果,亩产千斤立即就显得平平无奇了,甚至属于低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