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律令得到了百姓的支持,也不出顾衡预料地遭到了贵族们的反对。
在粮食缺产的年代,五石散反而是官僚和地主们发财的最大路径——那些上缴的银两中,至少有四成税钱来自于五石散。
五石散让人上瘾,如同大烟一般是一旦染上就很难戒掉的毒。
但是他们就好这口。
你看看,太子都还在吸五石散了。
于是当律令下达的那一刻,上至朝中大臣,下到地方官员,纷纷上奏请示乾徵帝,希望他不要禁止五石散的制作和买卖。
唐铮也向乾徵帝上奏。
可是这次乾徵帝竟然听了顾衡的话,并说顾衡身为宰相,有权更改朝廷律令。
而顾衡身后,又有谢老鼎力支持。
除了谢老之外,王谢而家也跟着支持顾衡——他们率先收缴了五石散,并进行统一的销毁。
当有人不服从命令意图反抗,私藏五石散时,谢老直接将在京训练的一支谢家军调动给顾衡,任他差遣。
有人说他私用军队,谢老却说这是在帮助乾徵帝呢。
美名其曰,皇帝圣旨,宰相照办,他不过作为臣子,拿出一些行动来表率而已。
于是,这场轰轰烈烈的禁药令在全国各地展开。
顾衡是个雷厉风行的主儿,有事在身他绝不会拖沓。
他命诸葛亮率人四处行动,历时三个月,最终彻底进了南周的五石散,并让它们从此成为历史。
百姓们对此欢呼雀跃,地主们和权贵们对顾衡是那个恨,恨得咬牙切齿。
断了人家财路,人家能不恨嘛。
七月一日,逢秋闱,顾衡送顾珏去考试之后,便在家中看奏折——自从他当上宰相之后,原本全部要送给唐铮的奏折便有一半分到了他手中。
虽然大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顾衡还是耐心看完并做了批注。
而后……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有大臣检举顾衡,说他密谋造反。说他在汴京城外的庄园养兵,准备推翻南周,自立为帝。
顾衡的才华让整个南周的名士都钦佩,一听到这话,乾徵帝不淡定了。
他立即派人去查,结果人家搜了半天,只发现一片稻田,一些种田的老农,便再无其他。
这时,顾衡十分委婉地上奏,说既然别人觉得他在造反,那他干脆不要当官儿了,这个宰相给那位大人去当吧。
他那么忠心,一定不会造反的。
是的,他把唐铮那套以退求进的法子又用了一遍。
乾徵帝还就吃这一套——这不,他急了,当即革了那个官员的职,随后让顾衡自己处理这事儿。
七月十一,适逢秋闱结束,其中有好几个寒门弟子暗中都投奔了顾衡。
顾衡便顺水推舟,又暗中将这几个寒门弟子塞进了朝堂,有的留在汴京做无名小官,有的被调到地方去做总兵或知府——总之看上去都是无关紧要的官位。
但是谁能想到,以后这些官员会逐渐扩大,并构成一张以顾衡为圆心的关系网,遍布整个南周呢。
当然,这是后话了。
总之,从这一年开始,顾衡在朝廷中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这批官员也成了追随他,支持他改革的最早的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