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初时确实想到陈群,但转瞬之间,念头又从陈群转移到了张辽身上。</p>
<div class="contentadv"> 张辽的武功、智谋,都是众将里最出类拔萃的。曹操爱才,昔日吕布投降,曹操不允,于白门楼绞杀而死。部下八健将曹操杀其六,只剩下藏霸和张辽二人。而张辽更受他的器重,多年来形影不离。</p>
可是如今,张辽的百余口家人皆死在新野,尸骨无存。而他为了保护许褚,保护长子曹丕,更是不落下斩杀忠臣骨肉的恶名,忍痛将张辽定位叛国投敌的逆贼,主动将这事揽到了自己的身上。</p>
“他,应该对我恨之欲死了吧!”</p>
“我与张辽,从此不共戴天,再无相聚之日了!”</p>
曹操心中哀伤,默默说道。</p>
对于张辽叛变,他并不知道详情。虽然许褚和吕虔的信里写的明明白白,昨夜曹丕私下里也跟他重述了一遍。</p>
但曹操旧历官场沙场的直觉告诉他,此事绝不是这么简单。张辽叛逆之事,十有八九便是诸葛闻德所部的一个局。</p>
但他不能说破,此刻他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认定张辽确实已经背叛,不追查,不印证!</p>
“丞相,我愿与丞相分忧,共谋大计!”</p>
忽然曹丕的身后转出一人,来到大堂中央,手指着末席钟繇之下虚空的那个座位,高声说道。</p>
众人视之,正是司马懿。</p>
曹操心情不错,笑着说道:“仲达,你不再苟了么?在许都之时,你可不像今日这般魁伟!”</p>
司马懿羞惭说道:“幼稚可笑,犹若顽童。司马懿愧对丞相大恩。”</p>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的时候,曹操为司空,有意招司马懿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朝廷风云飘摇,汉庭与曹府正在对抗之中,胜负难判,因此他便接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拒绝了曹操的招募。</p>
至建安十三年,曹操为丞相,再次招司马懿为文学掾,并对前往司马府的使者说:“若复盘桓,则收之!”其意便是:若再敢拒绝,便抓捕下狱!</p>
司马懿畏惧,不敢拒绝,只好到曹府认罪,甘愿伏听驱驰。</p>
曹操却并不重用,反而将他划为世子府,命他教导世子曹丕。</p>
曹操曾对曹丕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虽有大才,不可重用,更不可令其掌握军权。你可尽得其才,而后废之。</p>
司马懿风闻此言,便开始行苟道流,行事低调,尽敛锋芒,仪容仪表也尽显邋遢腌臜,似乎变成了个颓废之人。</p>
他固然知道以曹操的智商和见识,这些举动并不能欺瞒。但他要的便是这种效果,让曹操知道,他畏惧曹府!</p>
更让曹操感觉,他也不过如此,并非深沉诡谲,反而犹如幼儿一般,做事一眼便能看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