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侥幸(1 / 2)

灭元1399 老大河 1380 字 2个月前

甄鑫看向谢翱,眼中露出询问的神色。</p>

谢翱皱着眉头,沉吟道:“谢某,可以跟着一起去吗?”</p>

“当然可以!”方回坦然说道:“姚先生交代,只要甄公子不在意的话,带几个人去见他都行。”</p>

如果姚燧邀见,真的涉及自己的身世,的确不能让太多人知道。</p>

甚至是阿黎,都不行。</p>

“只有姚先生一个人吗?”谢翱问道。</p>

“是的!”</p>

今日王府内,有一支百人队在维持秩序。除此之外,王府内外暂时还没见人埋伏。</p>

而且,姚燧想对付自己,似乎也没必要采取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手段。</p>

甄鑫虽然对自己身世的隐秘,从来就不甚在意。但是他担心的是,别人会在意。而且显然还有许多人拿这事在做着文章。</p>

早一日知道自己的身份,起码可以早一日摆脱成为别人棋子的被动局面。</p>

只是,姚燧会将真正的事实告诉自己吗?</p>

“行!老谢跟我去见下这位姚先生吧。”</p>

谢翱颔首。</p>

甄鑫给阿黎一个不用担心的眼神,轻声说道:“你们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p>

“嗯。”阿黎轻咬下唇,点头应道。</p>

跟在方回身后,甄鑫的目光依然逡巡于王府各处。</p>

没有人出现警惕的神色,也没有人突然慌乱离去。负责维持秩序的兵丁,依然各守岗位。</p>

三三两两的议论声中,更多的依然是在试图琢磨出一两句能技惊四座的秋诗。</p>

时已过午,能做得出好诗的早已完成。如今还在琢磨的,无非是那些不上不下,不甘不愿的为难者。</p>

有侍者鱼贯而入,端来许多糕点水果,摆在桌上,任由与会者食用。</p>

于是,那些抓耳挠腮的冥想者便可以更安心地琢磨,那些本来准备离去的人,也停下了犹豫的脚步。</p>

王府西侧的一座偏院内,未能成为今日诗会评委的几位江南宿儒,林景熙、郑思肖、邓剡、周密等人,正围坐于院前的一张长桌之前。</p>

满脸不耐烦的郑思肖郑忆翁,又开始催促:“德阳兄,到底是怎么回事?叶李到底是来还是不来?”</p>

林景熙苦笑着说道:“忆翁兄莫急,叶丞相身为主持者,总得等诗会进行的差不多了,才能抽身前来。”</p>

“我等之事,难道还比不上一个诗会更重要?”</p>

邓剡皱着眉头说道:“既来之,则安之。你若想走,我第一个陪你离开!”</p>

在座诸人,乃至包括正在当评委的几个人,大概只是邓剡一人不看好此次与叶李的会谈。</p>

让一个行省的丞相支持自己反元复宋?怎么看都是件极为可笑之事。</p>

但是基于叶李的出身,期望他拥有当初少年时的热血,连邓剡都难免生出一丝的侥幸心理。</p>

万一呢……</p>

大宋彻底覆灭,已经过去十年。自己这批人,老的老死的死,已经没有时间再拖下去了。</p>

而叶李,是如今能够看得到的,唯一希望。</p>

且将死马当作活马医!</p>

只是……“这会不会是个陷阱?”邓剡忍不住担忧道。</p>

“陷阱?怎么可能!”林景熙一口否决。</p>

郑思肖却无所谓道:“陷阱又如何?不过一死而矣,以此残躯得报君恩,也算是死得其所!”</p>

周密赞道:“我辈当有文丞相之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p>

邓剡悠悠地叹了口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