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这两个王,是不是同一个王?(2 / 2)

孔大儒短短十几年就积累出了大儒的名头,身后必然有一个不下于朝廷机构的文士团队在鼎力相助,简言之捉刀。</p>

现在事情到了眼前,怎么居然就不认识了?</p>

哦,是因为一个区区的茂县知县没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p>

他没想到一个知县而已,就敢捉了这么多读书人,为他孔家人的出仕做准备,做后援。</p>

上行下效,那孔大儒想要成为今日的声名地位,他抓了多少人?</p>

王源冷冷地看着钱先生,有那么一瞬的死亡凝视。</p>

吓得钱先生一动都不敢动,只听到王源的话:“阿十,带他去找听风或听雨,但凡他不老实,就问他孔家的事。”</p>

阿十毫不迟疑地点头应是,钱先生吓得如一滩烂泥,主动脱掉衣服将自己的头脸包住:</p>

“这里是县令的别庄,小的脸熟,还是不要引人注意的好。”</p>

王源没再关注,一个时辰后听雨接手了这个宅子,以及宅子里的人,在天光大亮时,王源带着阿十再次离开。</p>

这次绕过了桥东镇和桥头村,从官道上目不斜视离开了,再没有一点儿耽搁,直接进京。</p>

桥头村和茂县这件事要查,桥头村好查,不管是刑部还是大理寺都行,就是得看顺天府知府有没有牵涉其中了。</p>

茂县的事情也好查,却得要个能吏才能查明白背后勾连的暗幕,陶显可以,但好像京兆尹还够不到这个案子的高度。</p>

千头万绪的,所需时日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查明白的,自己不是查案的料,就不掺和了。</p>

已经通知了顾太傅和刑部,是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留些时间给他们查吧,免得自己先入为主的误导了方向。</p>

不过,自己查到的必须要写成折子,密呈,至于怎么做,还得上位者审计。</p>

自己要做的,眼前最重要的就是春闱,必须全力以赴。</p>

想到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方面想到了春闱得中时自己意气风发,一方面也想到了自己战功彪炳,被陛下赏赐的人生辉煌时刻。</p>

王昌明久居威远侯府,主要是给王源打掩护,直到王源在东胜城的事迹传开后,朝中众人才知道镇北军新晋的副帅就是王源。</p>

然后众臣早朝上齐齐谏言说陛下胡闹,居然让一个文臣去统领镇北军。</p>

御史言官一个个使出浑身本事,将王源和姬无良弹劾的一无是处。</p>

那些日子皇帝的日子太难熬了。朝堂之上除了兵部尚书许谦、刑部尚书王一韬、礼部尚书廖华力挺皇帝的英明决策外,竟然没有一人为王源辩护。</p>

能保持中立不发一言的也没几个,也就是忠勇侯和西山伯了。</p>

京兆府尹地位低了些,说与不说差别不大,尤其是在皇帝都有口难言的时候,沉默就是支持。</p>

而作为王源的亲爹,王昌明从王源离京就开始的担心,突然就转变了重心,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的目标:被人说,说到底是因为自身太弱。</p>

父亲已经是刑部尚书了,凭借一己之力能做到二品大员已经是尽力了,可在京城,只能说是新贵。</p>

没有底蕴,自己还不争气,让父亲赚来的新贵都缺了底气。所以,该努力的是自己。</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