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中秋祭月(1 / 2)

转眼又过去数日,转眼八月十五还差两日就要到了。</p>

刘备本想着中秋节快到了,自己作为太守,应该过问一下中秋祭祀活动的事宜。他自己在脑子里想了半天,却发现他融合来的记忆里并没有关于中秋祭祀的任何信息,这时他才想到,这中秋节在这个时代并未成为官方认定的节日。</p>

后世普遍观点认为,中秋节源于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其中“夕月”指的就是祭月。</p>

大汉朝廷和百姓都将月亮奉为神明,主要是祭拜。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朝廷举办祭月活动,“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来祭日,用雄性羊和猪来祭月。《史记·封禅书》还记载有“朝朝日,夕夕月,则揖”,意思是早上祭日,晚上祭月,但并不跪拜,仅作揖而已。民间百姓祭月,则是摆上供桌,放上供品,虔诚的说些感谢神明赐予的丰衣足食,并希望来年更加风调雨顺的话。</p>

而以上的祭月活动,并不一定必须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进行。</p>

此时人们过中秋的习俗已经形成,拜月、赏月等。此时的中秋节虽然已经普及,但是由于未成为官方认定的节日,当时仍有部分地区不流行这个节日,而刘备出生的幽州以及现在待的扬州正属此类地区。确切的说,中原地区比较流行,偏远些的地区不流行。</p>

到唐朝时期,中秋的概念变得更加清晰,《唐书·太宗记》便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北宋太宗时期正式确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与中秋节相似的节日还有重阳节,那也是汉朝开始普及并形成相应的习俗,比如敬老、赏菊、饮酒等,三国时期开始出现正式的名字,一直到唐朝才被官方正式认定为举国欢庆的节日。</p>

刘备寻思着,既然自己已然到了这大汉,并且已成为一郡之首,自然也是要弘扬一下中华文明的,中秋、重阳,甚至是前面没有想到的七夕节,都可以作为切入点来实施。</p>

于是,他立即找来顾雍,二人商议良久,确认了其中细节,决定自今年开始,每年的八月十五以及九月九日,分别进行中秋以及重九的祭祀活动,具体活动细节由五官掾、时曹掾史来负责。同时,安排郡吏开展宣传工作,欢迎民众积极参与。</p>

于是,八月十五当夜,山阴县热闹非凡,许多民众走出家门,想要看看自家这位被外界传的神乎其神的太守大人。</p>

毕竟,这位太守大人不仅声名在外,而且给予了当地民众太多好处了,一个“太守犁”(即曲辕犁)让耕作效率大大增强,新的沤肥之法也是能让粮食作物产量增加的利好之物。再加上能征善战,据说太守大人上任以来,已然与山越人大战三次,次次皆是全胜,灭掉多个鱼肉乡里的豪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本地民众对太守大人信任感倍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