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裴敦复站了出来,李隆基的反应几乎和李瑛一模一样,瞬间就为之精神一振。</p>
不止是李瑛,他这位大唐天子等这一刻也已经很久了。</p>
李隆基心中明白,当武氏一党站出来争夺储君之位的时候,就是武灵筠对帝位发起冲锋的时候。</p>
只要李琦成为了储君,武灵筠那颗不安分的心就会蠢蠢欲动,只要自己稍加压制,武氏一党必然会铤而走险,那时候就可以收网了……</p>
“裴卿有什么本要奏?道来!”</p>
李隆基正襟端坐,朗声说道。</p>
裴敦复手捧笏板,弯着腰,眼观鼻鼻观心:“臣以为,陛下既然将年号改为天宝,就应该做出巨大的改变,让我们大唐以全新的面貌面对天下百姓。”</p>
“如何改变?”李隆基明知故问。</p>
裴敦复继续说道:“臣以为,太子殿下乃是庶子,应当将储君之位禅让与盛王,就像宁王殿下当初将储君让给圣人一样,如此才能名正言顺。”</p>
“老臣以为不可!”</p>
年已七十九岁,白发苍苍,但精神依旧矍铄的贺知章站出来高声反对。</p>
当然,这也是李瑛计划中的一环,让贺知章、韦陟、王维等几个人站出来表示反对,就像舞台上有人唱红脸有人唱黑脸的道理一样。</p>
否则,所有人都默不作声,好像早就认可了李瑛让出太子之位一般,反而有可能引起武氏一党的警惕。</p>
贺知章演技不错,看起来慷慨激昂,义愤填膺:“太子已经做了二十年的储君,一直兢兢业业,谦逊有礼,从未犯错。如今岂能因为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就要废掉储君,老臣以为万万不可!”</p>
贺知章话音刚落,长安少尹韦陟、中书舍人王维,还有几个御史以及人品正直的侍郎、郎中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p>
“贺监言之有理,太子虽非嫡长子,但其母也是王妃。担任储君多年,从未犯错,如今岂能轻言废黜?万万不可!”</p>
李隆基目光扫向李林甫:“右相有何看法?”</p>
李林甫一脸古井不波的表情,仿佛此事与他没有任何关系:“臣以为,按照律制册立储君即可。”</p>
“说的详细一点!”李隆基逼问。</p>
李林甫面无表情的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按照律制,当册立嫡子盛王李琦为储君。”</p>
李隆基目光扫向左面的李适之:“左相意下如何?”</p>
“一切悉听圣人裁决!”</p>
李适之抱着笏板,一副甩锅的模样。</p>
武灵筠坐在李隆基的旁边,手里悄悄捻着一串价值昂贵的佛珠,心中的小本本暗自记载着今天哪个官员什么态度,等将来以后再和反对自己的人秋后算账。</p>
御史中丞吴登峰站出来反对李林甫的建议:“右相此言差矣,你说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是在还没有册立储君的情况下方可适用。如今太子已经做了二十年的储君,并无过错,岂能轻言废黜?”</p>
裴敦复出言训斥:“大胆,统领你们御史台的左相都没站出来反对,你一个御史中丞站出来唱反调,破坏国家大计,你到底是何居心?”</p>
吴登峰据理力争,捧着笏板道:“裴大人,下官的职位的确比你低了许多,但我们御史的责任就是纠错查冤,肃正纲纪。如今太子殿下遭受无辜之冤,我等岂能因为位卑而忘了职责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