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春闱事发朝堂动(1 / 2)

会试放榜的第二天,景恒跟刘博云他们一起,参加了琼林宴。

琼林宴后,就有落榜的北方考生,发出了科举阴谋的声音。本来这种声音,是每次会试都有,因为每一个落榜的考生心中肯定是不服气的,在一些领头的考生带领下,就有差不多数十位考生在贡院门口示威。

原因无他这份试题确实偏向南方多些。抗议的考生举起本次和上一次春闱考试的题目,诗题赫然都是江南山水,这本身就对于没有到过江南的考生极为不公,关键是连续两次,那可就是六年的时间。

抗议的考生抓住这点,猛烈地抨击春闱主考官刘三省等人。刘三省在贡院中,听得外面这些考生的谩骂,丝毫惊慌都没有,他主持过太多次考试,每次都会有学生闹事,他打发手下人,把前十名的考卷糊了上去。

副考官白委陶建议刘三省道:“老大人,今年的题目出得确实有些偏颇,要不大人去外面跟这些学子解释一下可好?”

“老夫主持春闱数十载,只认无愧于心,那些叫嚣的考生,不去思考自己为何技不如人,还存着侥幸的心理想推翻考试结果,那让那些勤学苦练的考生如何自处。老夫懒得于这些及营狗盗之辈计较。”

说完抖抖袖子,去监督最后的收尾整理工作,入榜的考生试卷,都要整理好,交到礼部留存,以备查验。

贡院的小厮把前十名的试卷贴了出来,这不贴还好,这一贴更是让这些考生群情激奋,这前十名居然就一个北方的学子,加上这段时间在京师跟南方考生之间的摩擦,众人的火气瞬间被点燃。

贡院门口正群情激奋的时候,在及第楼掌柜的见证下,景恒正美美地收下刘贺亲手写的输字,还有他随用的砚台。

“感谢刘兄赠砚,这砚一看就不是凡品,我一定不会辜负这份好意的。”

景恒嬉皮笑脸地调侃道。

这句话差点让刘贺破防,自幼读书就颇有天赋,加上又是夺得有着小会试之称的江南直隶秋闱第一名,自然傲气十足,结果被这个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个武夫的景恒踩着头夺了第一,自己启蒙时用的砚台也被夺走,气得胸口疼。

“景兄客气了,好马配好鞍,好墨润妙笔。在下愿赌服输。”

景恒老大哥似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露出老父亲一般的微笑。

刘贺羞恼地离去,景恒坐在靠窗的雅座上欣赏得来的战利品,贡院那边的喧嚣他自然留意到了,他其实并不认为考试有问题,这些群情激奋的考生中,肯定有些心怀不轨,起哄的人。他待了一会,便回府去了。

刘三省认为随着前十名的试卷公布出去,这卷起的喧嚣马上就能过去,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场风波,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很快就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举动。

数千的落榜举人,坐在贡院门口,无声抗议。这些人都是有功名的举人,就是五城巡检司也不好拿他们。四月底的天气,还有有些阴冷,加上下雨,不少考生都受寒得病,但是没有一个人主动退出,他们在赌,赌一个机会,赌一个未来。

朝堂上,关于这件事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大乾立国数百年,这种事情还是第一次出现。皇帝已经表示出震怒,这件事情如果不赶紧结束,将会极大地影响朝廷的声誉,之前带回犬戎族人立的威,马上就会被抵消。

刘承唐下令丞相李闻组织十二人的队伍,对本次考试,全部考生的试卷进行再一次审阅,并传了刘三省进行询问。

刘三省花白的胡子,面对刘承唐,依然不卑不亢,掷地有声地道:“老臣认为,虽然试卷中的诗词出了江南山水,但是大乾的会试主要还是侧重文章和时事,诗词在老臣的判卷标准下,只是作为相同水准的试卷中,择优的考核标准。”

“只要试卷的文章时事作得好,是不可能因为一篇诗词而落榜。老臣虽然愚钝,但是主考这么多次,从未有所偏颇哪方,还请圣上明鉴。”

刘承唐心中有数,也不想为难这位清廉耿直的老臣,于是佯装发怒。

“这次春闱引起这么大的事端,你难辞其咎。朕下令,刘三省免去职务,罚俸一年,在家戴罪,等待事情的有说法后再行发落。”

刘三省耿直,但是不是傻子。他知道这里面事情不简单,但是他不想昧着良心去迎合圣上,参与这种事情。听得刘承唐的话,内心不禁对皇帝充满感激,连忙道:“罪臣谢圣上宽恕。”

说完,卸了帽子,退到边上。

刘承唐命人收了他的官帽,命丞相李闻组织十二人的小组,对本次春闱的所有试题进行重复阅卷的工作,副考官白委陶配合。然后下了一道圣旨给外面的考生。

告诉考生这次春闱的主考官已经被勒令停职,圣上非常重视这件事情,一定给广大的考生一个交代。

圣旨出来后,刘承唐在百姓中的威望甚高,再不服的考生也只能先行散去。看热闹的京师百姓得知之后,也相信他们的皇帝可以给他们一个答复。考生随后散去,李闻任命的十二人小组也在白委陶的带领下来到贡院进行重复阅卷。

重复阅卷工作一直进行了三天,在第三天的晚上,一个贡院的小厮叫住主持复阅工作的张兴,递给他一封信。张兴接过后,收在衣袖中,闷不做声地回到贡院进行最后的整理工作。

临睡前,张兴在自己的屋子内打开信封,是自己妻子写的。张兴越看越心惊,脑门上的汗珠不停地落下。他把信揉成一团,正准备一把火烧了的时候,又颓然地坐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复阅的工作结束后,到了汇报的时候。开朝会的时候,张兴十分严肃地报告。

“臣查阅了所有考生的试卷,在排除了诗词这项考试中,唯有一位辽阳府的考生刘博云可以进入前十,他的文章和时事策论做的很好。其他人,没有什么可以更改的地方。”

白委陶也站出来复命:“回禀圣上,这些试卷是我们整理的落榜考生中还算不错的试卷,还请圣上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