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海和旁边一个相熟的设计师打听了一下。</p>
原来因为国家的整体研究经费有限,他们第三研究所获得经费的方式是每年上报一些研究项目,</p>
再根据部委的综合调配后确定研究项目,这些研究项目确定之后了,国家就会拨款。</p>
整个研究所大部分设计师们都是做的这些项目,</p>
但一些设计师有自己的私人设计产品,或者是上报后没有审批的项目,这些就需要研究所自己的经费解决。</p>
但每年研究所自己的经费很少,设计师要研究的项目太多,</p>
而且第三研究所是个设计单位,只有一两个小型的验证车间,根本无法把设计师们的产品变成实物。</p>
所以就需要研究所外协一些制造单位,花钱制造实物验证这些设计师的产品。</p>
这就导致了很多设计师的项目,经过了设计论证之后,还需要排队等着经费审批。</p>
很显然,围着李部长争吵的那些设计师们,这次就没有通过经费审批。</p>
李长海走了过去看了看他们的项目,有很多已经是好几年前就开始申请的。</p>
看到这里李长海不由的感到心里一片灰暗,想了想自己桌子上那没完成设计的图纸,到时候想要投产可能会非常困难。</p>
这些正牌设计师的产品还要等好几年,他一个后勤工作人员设计的产品可能连排队的机会都没有。</p>
所以研究所刚分配来的年轻设计师到这里的前些年,都是先跟资深的设计师身后学习打杂。</p>
跟着他们参加一些部里的重点工程,学习知识经验的同时也结交了一些人脉。</p>
等到他们知识经验都很丰富了,想独立或者主持团队设计产品的时候,这些人脉在他们的产品从设计图到实物验证的过程上能帮一些忙。</p>
想到这里,李长海不由的叹了一口气,看来设计师这条路也不怎么好走啊!</p>
当然如果李长海想走这条路,比他们可能要轻松一些,毕竟他的老师周新复在这里当副所长,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他照顾的。</p>
想到这里李长海就来到了他老师的办公室,说了发生在设计二部的事情。</p>
周老师听到后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掏了一根烟点了起来,</p>
“这个事情很正常,咱们国家刚建国不久,正百废待兴的时候,</p>
虽然苏联援建了一部分设备,但我们大部分设备都是建国以前的。</p>
和外国的设备相比差了很多,所以这些设备都急需更新换代。</p>
但我们国家现在刚经历最困难的时期,没有那么多富裕的经费,所以只能有选择的挑一些重点设备上马?</p>
这就导致很多设计没法获得国家的经费,而咱们所里是有一些自主经费额度的。</p>
这些人就把目光盯在了自主经费上面,希望通过这里完成他们的设计验证。</p>
但是盯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我们设了好几个关卡,但走到最后一步的还有很多人在排队。</p>
长海,我觉得这些暂时不是你应该关注的,独自完成设计不是那么容易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