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1 / 2)

我们可是在劝陛下立长啊,他竟然替我们说话,而且还拿周厉王来劝谏!</p>

老朱听到这话也是一阵错愕,他虽然背不下来史记,但周厉王的故事还是听说过的。尤其是听到“道路以目”四个字的时候,听得他眼皮都不由一跳。</p>

这孙子是疯了吗?</p>

咱这么做可都是为了他啊,他竟然拿周厉王跟咱对比!</p>

“朱允熥,你背这段话是何意?”</p>

二虎见皇爷既不叫大孙,也不叫逆孙,直接称呼朱允熥的名字,心里暗道要糟,皇爷这是生少主的气了!</p>

朱允熥也察觉出老朱语气中的冰冷,但他依然毫无畏惧。</p>

因为他也有自己要坚持的道义。</p>

他所坚持的道义,就是尊重每一个人说话的权利。</p>

哪怕别人说的话很难听,甚至是冒犯了他,他依然要保证其说话的权利。</p>

这并不意味着他大度,可以无视别人的指责。他也并不是圣母,可以包容和原谅别人的谩骂。</p>

他只是明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p>

仅此而已!</p>

(此处别评论,请装作看不见,谢谢合作)</p>

“皇爷爷,孙儿是通过这段话向您劝谏。”</p>

老朱听到这话,眼睛不由微微眯了起来,冷冷地看向朱允熥。</p>

“朱允熥,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p>

朱允熥重重地点头。</p>

“孙儿知道!”</p>

“他们请求皇爷爷不要废长立幼,不要执意立我当皇太孙。”</p>

老朱气急败坏地说道。</p>

“你既然知道,为何还要背诵这段话,你不知道咱做这一切都是……都是……”</p>

“孙儿也知道!”</p>

“孙儿在这里谢过皇爷爷的维护之情。”</p>

“但孙儿依然要劝谏!”</p>

“皇爷爷,您身为帝王,应该虚心纳谏,岂能动辄殴打言官?”</p>

“就算他们说的话不对,说的不是您喜欢听的,您也不该命令锦衣卫殴打他们。”</p>

老朱听到这儿,蓦地发出一阵如同夜宵般的怪笑。</p>

“朱允熥,你以为你如此讨好言官,他们就能领你的情,然后替你说话?”</p>

“你未免想得太天真了!”</p>

“你越是替他们说话,他们就越要反对咱立你!”</p>

朱允熥闻言无所谓地笑笑。</p>

“孙儿知道!”</p>

“孙儿并不是讨好他们。”</p>

“孙儿之所以这样说,只想保留我大明的脊梁!”</p>

“哪怕这个脊梁有点歪……”</p>

朱允熥这番话一出,他身后跪着的那些文官领袖,言官清流们集体怔住了。</p>

有那感性的官员,听到如此感人肺腑的话,甚至当场飙泪,哭得稀里哗啦。</p>

刚刚面对锦衣卫的棍棒,他们都未曾退却,未曾哭泣。可在听到朱允熥的劝谏后,他们集体生出知己之感。</p>

很多人甚至觉得,大明有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皇太孙也不错。</p>

虽说比起他们心中的理想型朱允炆还差了点,但总好过老皇帝这样的暴君吧?</p>

老朱也有些动容,一半是被逆孙感动,另一半则是被逆孙给气的。</p>

眼下这种情况,不打他们一顿,他们能老实?</p>

“说完了吗?”</p>

“说完了就给咱滚进来,咱私底下跟你说道说道!”</p>

朱允熥一听这话,只感觉头皮一麻,这老头又要拿他出气了!</p>

为了不至于被打得太惨,朱允熥赶忙补救一下。</p>

“没有!”</p>

老朱闻言冷笑一声道。</p>

“那你继续!”</p>

“反正今天这顿打你是免不了了,无非是早点还是晚点而已!”</p>

朱允熥听到这话气得都快哭了,这老头不能处了,就算是要打人,就不能等没外人的时候再说吗!</p>

“皇爷爷,您还记得当年北伐之时所发布的檄文吗?”</p>

“檄文?”</p>

“孙儿这几日抄习实录,看到您当年北伐的檄文,只感觉热血沸腾,实乃旷古未有之奇文也……”</p>

“孙儿最为喜欢这句。”</p>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p>

“我泱泱华夏,之所以能久经战火而不倒,历经乱世而不亡,靠的不仅是皇爷爷铁骨铮铮、自强不息、运筹帷幄、天命所归等等,还靠着这些融入民族血液中的风骨和气节!”</p>

“若是没有这些,何来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又何来天下归心万民影从?”</p>

老朱最受不得大孙的马屁,每次听到大孙绞尽脑汁地拍他马屁,都会觉得心里美滋滋的。</p>

这次也不例外,大嘴下意识地就咧开了,只是刚咧到耳根处,就意识到不对劲,又赶忙把嘴抓了回来。</p>

现在要严肃,岂能轻易发笑!</p>

“嗯!”</p>

“算你说得有几分道理,一会儿就少打几百鞭子吧!”</p>

老朱这话一出,没等朱允熥反驳呢,边上跪着的几个言官看不下去了。</p>

“陛下,吴王言之有理,您为何无故加以责罚?”</p>

“吴王所言实乃救世良言,陛下未免可责过甚!”</p>

老朱面对言官的指责,不由冷哼一声道。</p>

“咱自家事,还轮不到你们多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