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1 / 2)

消息一出,自是满朝哗然。</p>

陛下此举,显然让许多人瞠目结舌。</p>

不过,李世民显然还是给世族留了一道口子,毕竟当下识文断字,终究还是这些世族的专利,至少现今而言,世族子弟中试的几率很大。</p>

以至于,虽然很多人看出来,凭借着恩荫和推荐入选为官,将来势必会被排挤,甚至没有功名的人,在朝班中将日益的边缘化,世族们已经开始抱怨。</p>

可至少……这些怨愤,倒不至化为推翻大唐的动力。</p>

何况当今皇上,是马上得来的天下,军中的将军,十之八九,都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在军中的威望之高,不是寻常天子可比。</p>

真想有什么轻举妄动,也不过是弹指间灰飞烟灭罢了。</p>

只是还是有许多大臣上了奏疏,反对了科举之事。</p>

当然,也未必没有赞成的人,魏征为首的一批大臣,也表示了支持,认为这是寒门进身的道路,未尝不可尝试。</p>

此后,一则则关于科举考试的章程开始昭示天下,科举舞弊将视为形同谋反罪论处,各州县官员,也确定了权责。</p>

为了推进这项科举的工作,朝廷派出了大量的御史,开始巡视四方。</p>

李世民连续举行了七天的朝会,第一天的时候,有上百人出班反对,李世民当殿责骂这些反对的大臣,并且将为首的人流放岭南。</p>

第二日,反对的人就少了,只是旁敲侧击,表达了一些牢骚。</p>

李世民又精神奕奕的当殿责骂了足足三个时辰,口若悬河。</p>

到了第三日、第四日……</p>

那些反对冒出头来的,纷纷被人弹劾,查出他们的过失,有的直接被罢官处置,有的则直接下狱治罪了。</p>

直到了第七日,百官纷纷表示,科举有益于国家,实乃善政,此大唐与前朝之别也。</p>

大家纷纷举例了历朝历代兴亡的得失,无不赞颂陛下的圣明,有此科举作为国策,大唐将兴。</p>

群臣表示了欢欣鼓舞,当然……李世民觉得有几个家伙,虽也唱赞歌,却有阴阳怪气之嫌,于是又当殿大骂。</p>

陈正泰也跟着大队,连续参加了七次朝会,七次啊,耳朵里尽都是恩师痛责大臣的话,从三皇五帝一直骂到了隋炀帝,上下三千年,举出无数事例,然后还要从别人的家族起源开始骂起,你杨氏当初不就是汉高祖击项羽,跑去分了项羽尸首才得了大功,被封了候的吗?什么诗书传家,若无当初这个立下了分尸战功的祖先,何来你们今日。你们王家……</p>

陈正泰有点怀疑人生了,恩师充沛的体力,是这连续七场朝会的物质保证,似乎凡事他一旦铁了心,便决计不会容人质疑了,谁敢质疑,不但撕破了脸皮,当殿羞辱,还要想方设法寻找罪过,罢黜下狱。</p>

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从前温和的面貌都是骗人的,一旦触及到了根本的利益,恩师不会介意再来一次玄武门。</p>

世俗的道德,根本不是评价帝王的标准。</p>

陈正泰下了朝后,还是觉得自己的耳朵嗡嗡嗡的响着,恩师的那些厉声斥责似乎还在耳中缭绕,他也只好苦笑以对,这真的很刚哪,他也只能一个服字。</p>

其实他倒是希望将科举的内容变成课本的内容的。</p>

不过显然,哪怕李世民,也未必能真心实意的完全认同课本中的那一套。</p>

上千年的积习,岂是说改就改。</p>

能增加一些通识的题,就已算是很给脸了。</p>

陈正泰回了二皮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教师们招揽来。</p>

显然……朝廷改弦更张,学堂要生存,就不得不变了。</p>

古人们表面上说话都很好听,其实和后世没有什么分别,虽然大道理,大家都能讲,可实际上大家都是现实主义者。</p>

就如现在求神拜佛很流行一般,可若是那些和尚和道人们说一句求神拜佛只是净化心灵,不能给你求子,不能保佑你发财,你就试试看,保准这天下的寺庙和道观的香火统统绝迹。</p>

可见做任何事,都不能用爱发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