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外国读者(月票加更)(1 / 2)

阿毛稀里糊涂的欠了林朝阳一个人情,高高兴兴的走了,林朝阳却拿着邀请函去了馆长办公室,跟谢道源说明了情况。</p>

这年头外交无小事,林朝阳真要是去参加美国待使馆的圣诞晚宴,肯定是要跟学校报备的。</p>

晚上回到家中,林朝阳美国待使馆的邀请函拿到陶玉书面前,陶玉书满脸惊讶的询问林朝阳这是怎么回事。</p>

林朝阳又跟她说明了情况,待使馆的邀请函上说明了可以带女伴,所以他打算去带陶玉书开开洋荤。</p>

陶玉书听完很高兴,她虽然不崇洋媚外,但对于去晚宴上开开眼界是抱着积极态度的。</p>

而且就像林朝阳说的,还能蹭顿西餐,要是去新侨饭店或者老莫吃一顿,少说也得二三十块钱。</p>

待使馆的晚宴,总不会还不如他们去西餐厅吃的吧?</p>

决定了高高兴兴的去蹭个饭,陶玉书转而又发起愁来,“穿什么呢?”</p>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个时候国人在面对老外时总会自觉低人一头,陶玉书生怕穿的不够正式,有失国人形象。</p>

相比她在穿衣上的纠结,林朝阳就简单多了,一身中山装加皮鞋。</p>

可能在美国佬眼里可能会觉得有点土气,但那是他们的事,林朝阳觉得穿上这一身倍儿精神、倍儿正式。</p>

“诶,朝阳,你会用刀叉吗?”陶玉书突然想起来,问道。</p>

“左叉右刀嘛。”</p>

出于某种不可明说的心理,国人在吃西餐时总会过分强调礼仪,林朝阳心里根本就没这个负担。</p>

听说林朝阳受邀去美国待使馆参加圣诞晚宴,林二春夫妻俩的表情带着愕然和不明所以。</p>

“美国”他们当然知道,但“待使馆”和“圣诞晚宴”对于他们来说太陌生了,这三个名词合到一起去,让两人不禁有些茫然。</p>

林二春只是担心的问林朝阳,“你这不会犯错误吧?”</p>

林朝阳轻松道:“不会的,我这个都是上级批准了的,而且只是去吃个饭而已。”</p>

“那就好。”林二春放下了心。</p>

一旁的张桂芹倒是很高兴,问道:“朝阳,你现在名声都这么大了?美国待使都请你吃饭?”</p>

林朝阳笑着解释道:“妈,晚宴就跟咱们农村坐席差不多。”</p>

他这么一说,张桂芹立马明白了过来,又问:“那还得随礼?”</p>

“不用,就去白吃一顿,随便聊聊天。”</p>

张桂芹道:“白吃饭啊,他们图啥?”</p>

她朴素的观念里并不能理解美国人的思维和做事方式,林朝阳没办法跟她解释什么叫传播文化影响力,只能说:“圣诞节在美国就相当于是我们的春节,人家过年高兴,所以请客吃饭。”</p>

“哦,明白了。”张桂芹这回表示自己完全明白了。</p>

翌日,林朝阳一到图书馆,杜蓉便凑到他身边低声问道:“朝阳,我听说你要去参加美国待使馆的宴会?”</p>

该说不说,图书馆这信息处理能力够快的,他昨天下午才跟馆长汇报完情况,今早杜蓉就来问了。</p>

“嗯。”</p>

“哎呦喂!”得到林朝阳的肯定答案,杜蓉惊讶的叫了一声,“你这是要进军国际啊!”</p>

“哪儿跟哪儿啊!人家待使馆的美国人过圣诞节,邀请点人去捧捧场,热闹热闹而已。”</p>

杜蓉却不信他的话,“那人家怎么不邀请别人,偏偏邀请你呢?”</p>

林朝阳无语的看着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辩解。</p>

整整一天时间,关于林朝阳要去美国待使馆吃饭的事成为了燕大图书馆的热门话题,不时就有同事来询问他两句,搅得林朝阳不胜其烦。</p>

又过了一天,12月24日。</p>

因为晚上要去参加圣诞晚宴,所以林朝阳早上就在家里换好了衣服。</p>

傍晚,阿毛来找林朝阳汇合。待使馆搞圣诞晚宴,象征性的邀请了几个如今在中国留学的美国留学生,阿毛就在其中。</p>

阿毛穿了一身黑色的皮夹克,看着林朝阳的中山装,说了一句:“酷!”</p>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路往东南方向,先是到了燕师大门口汇合了陶玉书,然后三人一起骑车往燕京饭店的方向骑去。</p>

位于东长安街上的燕京饭店在夜幕下灯火辉煌,在如今的国内,应该找不到比这里汽车保有量更多的地方了。</p>

因为是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所以燕京饭店的门口从来不缺汽车。</p>

今天是圣诞节,许多外国使节、留学生和商务人士也都来到了这里过节,门口的汽车数量比往常还要多。</p>

三人一进燕京饭店的大堂,便感受到了一股圣诞的节日气氛。</p>

林朝阳他们走进的是燕京饭店的东大楼,是1973年伍豪同志为了接待外宾特地主持修建的,大楼内的所有装饰画都是由吴作人、李可染、黄胄、王雪涛等知名画家创作的。</p>

饭店光是前厅大堂就有2000多平方米,此时饭店大堂内摆着几棵高大的圣诞树,上面还挂着礼盒,一看就是专门为圣诞节做的准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