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刚刚满十八岁挂牌,少游进士及第,初入京城。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七巧节时……”嫣然陷入回忆,诉说着与秦观相识的经过。</p>
二十年前,那这么说如今嫣然已经三十八了,那保养的可真不错。秦观中进士的时候,也有三十七八了,这老小子还挺风流,南音心里想着。</p>
只不过嫣然回忆的大多是他们之间那些风流韵事,秦观是婉约派词宗,豪放俊秀,慷慨之情溢于文词之间,嫣然自然对他倾慕不已,死心塌地。</p>
“我听闻秦大人走前,自作《挽歌》,其中说道‘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殡宫生苍藓,纸钱挂空枝。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缁。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想必他是不知嫣然姐姐情深义重……”南音作惋惜状,想要将重点转移到秦观留下的遗物上。</p>
“哎,人在风尘,身不由己……”嫣然叹息道,坐到书案边,“没能见少游最后一面,是我终身之憾。不过他托人将这方砚台带来给我,说明他心中一直记着我……”</p>
南音朝桌案上看去,那方砚台石质坚实润滑,细腻柔和,定是端砚无疑。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出产于唐代初期的端州,历来皆为贡品。</p>
再仔细看去,南音不禁心中十分吃惊,这方端砚似乎曾经见过,雕刻精美,其纹样为重明合璧,五星联珠,那分明是唐代宫廷匠人技法。</p>
且合璧寓意日月同升,除了武后掌权时期,还有谁敢刻这纹样?秦观死前将此砚送给嫣然,想必不只是简简单单送给情人的礼物。</p>
若是皇上知道他身上藏着这东西,怕要抄家诛九族了。看来嫣然也并不知道这砚台的来历,否则哪里敢就这样摆在桌子上?</p>
“师师,你也喜欢这砚台吗?这砚啊,研墨不滞,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无论寒暑,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不干。你来试试,我也看看你的字。”嫣然见南音盯着端砚半晌没有说话。</p>
南音并没有推辞,过去研墨,其实她一直不喜欢做这事儿,觉得累得慌。不过这端砚果然不同,手感极好,发墨快,墨质细腻,如果能用王羲之送的韦诞笔配这砚台写字,必是一种享受。</p>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p>
南音提笔写下了秦观最有名的《鹊桥仙》,相传这首词就是他写给李师师的,那既然与他有情的其实是嫣然,刚才嫣然又提到他们相识于七夕,看来词的对象是嫣然才对。</p>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嫣然低声念道,眼中似乎泛起水光,“师师,以你的资质和基础,只要专心与我学习,将来这烟雨楼的头牌之位必然是你的。”</p>
“谢谢嫣然姐姐。”南音乖巧的点头道,心里琢磨着要找机会好好看看那方端砚。</p>
“丫头嘴真甜,不过我这年纪做你姐姐不合适,今后叫我姑姑吧,”嫣然掩嘴笑道,“时辰已晚了,我带你回房间休息,从明日开始上课。”</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