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选择做好人,好事做到底。</p>
左右安慰于祭酒几句话就可换来更大的利益,为何不做?</p>
红锦回味过来,佩服地道:“还是夫人懂得人情世故,奴婢差得远!”</p>
姜玉珠摩挲着下巴道:“生辰那日,我记得爹爹提了一嘴,想把族中读书人接到京城来念书。”</p>
红锦是从姜府上出来,和丫鬟们关系处得不错,听到过八卦:“好像已经派人回老家接人了。”</p>
雷厉风行,的确是姜福禄的性子。</p>
姜家老家不在京城,而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山沟里。</p>
往上数三代,只有姜玉珠的祖父考中童生,从此自诩耕读传家,在村中开学堂帮村人开蒙。</p>
姜家除了姜福禄以外,其余人表现平平。</p>
族里几个叔伯勉强考中举人后连连失利,在县衙找了差事混日子。</p>
小辈读书不行,敛财却是一把好手,其中姜怀庆更是个中翘楚。</p>
近日来,朝堂上党派纷争严重,姜福禄遭人背叛,眼看身后之人越来越少,不免忧心。</p>
与其扶植外人,还不如便宜自家。</p>
姜家满门荣光,靠的不是姜福禄一人支撑,而是全族齐心协力,叔伯兄弟安逸日子过久了,都得卷起来!</p>
“如果于祭酒到府上道谢,和爹说找个机会提一提。”</p>
爹姜福禄每日早出晚归,姜玉珠有些心疼他爹。</p>
红锦揉揉脸道:“难怪您要救人,于祭酒的利用价值很大!”</p>
于祭酒管理国子监,送几个关系户进去读书轻而易举。</p>
京城的书院再好,比不得国子监的先生。</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