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2 / 2)

“这是江南州县的地图,请您一览。”</p>

苏晚晴擦干眼泪,指出一条河流的位置。</p>

“苏城雨水多,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水患,这些年朝中派去几位大人,却根本不懂治水。”</p>

靠堵是堵不住的,堵不如疏。</p>

苏文山与所派的钦差意见不合,出现分歧。</p>

苏家被抄家,累及全族。</p>

苏晚晴的爹娘和亲人全数从驿站被押送到大理寺的牢中,不日将问斩。</p>

“谢夫人,谢大人是苏家最后的机会了。”</p>

苏晚晴想用眼泪打动姜玉珠,想到苏家的遭遇,她瘫软在地,眼里早已没了泪水。</p>

姜玉珠在房内缓慢挪动,倒了一杯茶盏递给苏晚晴:“你先起来说话。”</p>

关于治水,姜玉珠多少懂一些,很显然苏文山所说的理念正确。</p>

“江南河流湖泊多,每年都会发大大小小的水患。工部派人修桥,朝中每隔几年定期拨过去一笔款项用于修缮,派去的工部钦差只想堵水,从不考虑水患问题的根源。”</p>

大多数官员只想混日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p>

姜玉珠只说一半,苏晚晴跪地移动几步,激动地道:“谢夫人,您与爹爹说的一般无二。”</p>

“工部派去的几位官员与爹爹政见不合,带走了十几万修缮款,苏家并未贪墨,实属冤枉!”</p>

苏晚晴额前一片红肿,眼底却流露出一抹希望。</p>

如果皇上未将三姐妹送入谢家,苏家全族在牢内,永不见天日。</p>

“谢夫人,求您!”</p>

苏晚晴心急如焚,只因了解爹娘的性子。</p>

“爹爹他为官十几年,个性耿直,被冤枉后心灰意冷,若不是心中留有一线希望,怕是早就在衙门前一头撞死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