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洁英说:“土地改良并不是多难的事。关键是这么长的海堤,工程量可不小,即便钱能到位,也很难保证在汛期前完成工程作业。”</p>
董超担心道:“除了汛期,还得考虑台风因素。”</p>
何强说:“如果资金到位,我们肯定想方设法,在汛期到来前建设好新海堤。至于台风袭击,这个我是没有办法,只能是听天由命。”</p>
罗洁英皱起眉头说:“这个就是考验工程质量的时候,在施工前一定要考虑周全。”</p>
一直没有开口的张伟建这时插话说:“海堤的事虽然不小,但是比起建港口,又算不了什么。我觉得目前就先把精力放到围垦上面,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目前建港口,条件还不成熟,上面也未必会批下来。”</p>
何强争取道:“只要市委同意,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疏通各种关系,争取把国家和省里的批文拿回来。”</p>
罗洁英看着踌躇满志的何强说:“我市虽然是沿海城市,却没有一个正规的港口,你们的想法很大胆,勇气可嘉,如果建成,将是开了先河。且不谈对以后全市经济影响有多大,就凭政治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p>
张伟建来海西前,曾任江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对国内经济还是很有研究的。他说:“诚如罗书记所言,即便国家批准我们建设港口,短期内除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真的谈不上。据我了解,目前沿海的港口,真正赢利的并不多,有的还常年处于亏损状态。当然,我不否认,从长远角度看,搞港口这条路并不错,只是港口建设周期长,动辄十年以上,还得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等到港口建成时,我们极有可能都不会在位了。”</p>
(/67217/67217465/17305967.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