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诗诗笑道:“赵书记,打扰了,你来县里这么久,我还是第一次过来汇报工作。”</p>
赵潜龙笑道:“崔部长不要客气,宣传部工作一直干得有声有色,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扬,可不需要我这个门外汉来指导。”</p>
“当然,对于你这位稀客,我还是很欢迎,以后要多过来坐坐。”</p>
崔诗诗笑容可掬:“赵书记,一定、一定。赵书记,您虽然来县里的时间不长,可一直都充当着救火队员的角色。前几次突发事件,要不是您处理得当,说不定就会出大乱子。”</p>
赵潜龙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崔部长,这个救火队员我可不想当。假如我们各部门都能把工作做到位,提前把隐患排除掉,那就不会经常出现救火救急的情况。”</p>
说完,赵潜龙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都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问题是我们究竟有多少头羊可以损失?”</p>
崔诗诗点了点头,说道:“赵书记说得在理,但是县一级情况错综复杂。很多领导官本位思想严重,出了问题不懂得反思,不去想办法大力整改,而是一味地去想着消除负面影响。”</p>
“他们虽然打着维护地方形象的旗号,但实际上还是为了头上那顶乌纱帽,不光我们东义县是这样,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p>
赵潜龙笑了笑,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来,点燃后,皱着眉头抽上一口,嘴里吐出丝丝缕缕的烟雾,把玩着手中的不锈钢打火机说道:“崔部长,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p>
“所谓的突发事件,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这里面有一定的必然性。我们很多的部门领导都习惯了搁置问题。”</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