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群臣皱着眉头,崇祯轻笑了一下,淡淡道:“有哪位爱卿知晓太祖办学的经历,给朕讲讲?”</p>
此话一出,皱着眉头的群臣中有几人豁然抬起了头,眼中精光闪烁,脸上有了一丝丝的明悟之色。</p>
诸如袁可立、房壮丽、刘宗周等人眼中闪过了道道震惊之色。</p>
几人相互看了看后,礼部尚书房壮丽出班了:“陛下,太祖办学之事儿臣知晓一些。”</p>
“那就讲讲,顺便让诸位爱卿也听听!”</p>
“臣遵旨!”</p>
房壮丽回应后微微沉顿了,似乎在整理思路,几息之后再次开口:“洪武二年,天下初定,太祖召中书省官员议事,当天的朝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大力兴办教育。</p>
此次朝议之后,整个大明迅速的动了起来,从中央到地方分别为国学、郡学和社学三个层级。</p>
国学就是现在的国子监的前身,为了体现对教育的重视,当时的国学从选址到规划都是太祖一人亲自完成的,国学内包含了上课的学堂、藏书阁、食堂、校场、校舍等多项设施。</p>
想进入国学的必须是皇帝亲点和地方布政司以及的郡学推荐,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进入方式。</p>
其次是郡学,由布政司在首府设立,内部设施和国学是一样,招收的则是社学考试合格的学子。</p>
最后是社学,由各县设立,招手对象则是县城及下属的村镇的孩童;</p>
无论是社学还是郡学,又或者是国学,统一称之为‘廪膳生’,就是由学校供应伙食,且免除学费。</p>
除此之外,为了重视教育,三级学校的学生均享有食米六和免费供给定量的鱼肉等。</p>
(/22628/22628110/11014576.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