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是不多,可你要知道大明初年,整个朝廷一年的赋税也就两千五百万两左右,五十分之一拿来办学,这是不可想象的。</p>
“第二,太祖的本意是为普通百姓谋福利,但实际上此举已经彻底的侵犯了富商士绅的利益,真正能和太祖一条心的没有多少,说句大不敬的话这就是太祖一厢情愿。</p>
当时能在大明推动,也是太祖强硬铁血的手段镇住了下面的人,但只要没有关注问题就百出。</p>
诸如挪用贪墨学校的专用银两、往里面塞富商士绅子弟排挤普通百姓家孩子、区别对待等等。</p>
尤其是接受传统教育的那些大儒、世家等等更是不停的给太祖上奏疏,各种不好的言论。”</p>
咦……</p>
群臣轻咦了一声,脸色各异。</p>
他们忽然发现皇帝在几年前直接将孔家给废掉了且在追查偷税漏税的商人的时候有一条规定。</p>
直系后代不得参加各种由朝廷科考的处罚,貌似从那个时候就有对科举动手的想法了。</p>
甚至说皇帝废除秀才的六大特权,也很可能就是为了科举的改革做准备了。</p>
一念至此,群臣浑身冰凉,皇帝早就在下一盘棋,他们却是没有丝毫的发现。</p>
刘宗周可不管众人在想什么,继续道:“如果只是前两点倒也不算什么,但第三点才是导致学校办不下去的主要原因。</p>
为了保证学生们好好学习,太祖特意制定了校规共五十六条,</p>
(/22628/22628110/11014575.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