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3章(1 / 2)

“陛下,如果读书人不同意怎么办?”</p>

思索良久之后,礼部尚书刘宗周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p>

此话一出,皇极殿内群臣皆是浑身一震,脸色也跟着严肃了起来,面带担忧之色。</p>

从皇帝提出科举改革开始到现在的诸多问题,皇帝一一进行了解答,且都基本是无懈可击。</p>

既有基本的规划和步骤,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他们没有不同意的道理。</p>

可问题是他们同意没用,数万童生、秀才、举人才是最关键的。</p>

“他们同不同意的重要吗?”</p>

在群臣大不讳的注视中,崇祯轻飘飘的吐出一句。</p>

话虽然轻轻,却犹如洪钟大吕在心中骤响,让群臣面色一紧、头皮发麻。</p>

他们都是熟知皇帝的,皇帝越是这种语气的,杀意越大。</p>

“这数万人中总是有同意的,有多少算多少,先到先入学,招满了你就是砸银子都不会再收你了。</p>

若是人数不够那也无所谓,反正现在内部澄清、外部安宁,惩处、病退、丁忧、告休的官员也不算太多,朕就不信入学的学子还没有告休的官员多。</p>

朕允许他们议论,有想法和建议的也可以送到当地府衙并转送到北京,但若是趁机聚众闹事、反抗等等,那就看看征南大军的将士们还能不能提的动刀了。</p>

还有没有问题,一并提出来!”</p>

群臣齐齐摇头。</p>

“既然诸位没有问题了,那朕就来安排具体的事务了。”</p>

崇祯看了群臣一眼:“刘爱卿,礼部牵头,会同六部九卿,商议设立哪些学科,以适用和研究为主,并确定各学科所学课程,区别主次,具体参考讲武堂;</p>

第二,根据各州县情况,推测具体所需的社学、郡学数量,以及现存社学、郡学数量,所缺数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