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阿吱定门亲事!出了这事,得快刀斩乱麻。不然以后怕是更不好嫁人,得留在家里当老姑婆。”</p>
这年头,农村人最怕的就是家里的儿子娶不到媳妇,女儿嫁不出去。</p>
“老姑婆”是很多父母心里头的禁忌。</p>
所以在农村,女孩子只要没出去大城市打工,基本十八岁就开始找婆家。就连十八岁摆酒结婚,生孩子的人都不在少数。</p>
而很多男人,只要超过了二十四五岁还没成家的,家里人就要开始着急了。</p>
宋河听了自家母亲的话,面色沉沉,难得沉默没有反驳。</p>
许久,他才挤出一句话,“妈——阿吱还在上学。现在说这个太早了。”</p>
“上学?也就剩下一年的时间。明年毕业都虚十九了。村头的桂花,孩子都俩了。”</p>
宋河不悦地打断母亲的话:“妈——以阿吱的成绩,上大学问题不大。”</p>
提到上大学,奶奶感觉心口一紧,想到孙女要带走家里很多钱,就反应很大。</p>
“上什么大学?你嫌家里钱多啊!再说,这村里就没出去过一个大学生!成绩最好那个,林家那小子叫什么来着……对,林爱国!他还差了一分呢!”</p>
“妈,正因咱们村里头没人能出去,所以我才盼着阿吱能出去。”宋河皱着眉说。</p>
“哦,就她这个名声,再读个几年大学,那还不得读成个老姑娘?”</p>
“老姑娘”三个字让宋河的心口又“咯噔”抽了下,悻悻闭上了嘴。</p>
见到宋河脸色软化,林月娥也赶紧敲边鼓。</p>
“阿河,其实吧,现在先把亲事给定下来。乡里人不戳阿吱的脊梁骨,咱们老宋家在乡里头走着,也不至于太难堪不是……”</p>
提到面子问题,奶奶连忙接茬:“对对对!这丫头的事情一天不定下来,我老婆子走在村里头啊,面子里子都没有了。不仅我,咱们老宋家啊,在村子里都得低着头走。”</p>
林月娥走过去给宋河顺了顺气说:“阿吱去上学也会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的。”</p>
一直没开口的宋吱忽地冷笑耸肩,“奶奶、月姨,我宋吱行得端正,不怕别人说三道四。再说,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哪里管得着!”</p>
林月娥嘴角勾着温温的笑意看向宋吱:“你这孩子……还小。很多事不懂的。等你以后就知道感激我们了。你不在乎,你爸不能不在乎?”</p>
最后一句话,又戳中了宋河的软肋。</p>
林月娥双手搭在宋河肩头上,低声分析道:“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先把这亲事给定下。来年,阿吱考上大学,也出了村子,这亲事肯定不作数。若是考不上……咱们也好有个退路。”</p>
宋河明显被说动了,抬了抬眼:“你们都看中了哪个对象?”</p>
林月娥面上不好意思低下了头,任着自家婆婆接话。</p>
“哎哟喂,你还想你家闺女能有什么好对象!如今沈放肯要你家闺女,我们就该烧高香了!”</p>
“沈放?”宋河闻言,脸色大变,“沈放坚决不行!这事我不同意。我怎么能把我家闺女往火坑推!”</p>
沈放那小子的名声那可是臭到周围几个村里都有名的!</p>
小伙子本来长得挺俊的,但坏就坏在痞里痞气的,没个正形!</p>
都25岁的人了,也不正经找个工作,成日游手好闲!</p>
对乡里人,动不动就来横的,脾气上来连小孩、老人都打!</p>
家里穷得叮当响,压根就没人想把自家闺女嫁到这样的人家!</p>
宋河拍了拍桌台:“不行!我不能把阿吱跟那样的人定亲!就算真的要定亲,怎么也得跟林爱国那种老实人定。”</p>
宋吱听到“林爱国”的名字,手心凉出汗,连忙出声:“爸——我觉得沈放挺好的。”</p>
奶奶讥讽地白了宋吱一眼,“你看……你家闺女也说好。就沈放这边,先让他出点血。回头不行,再另外给她寻一门亲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