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p>
徐亮和沈舒迎两位辅导员去旁边洗菜切菜了。</p>
就剩下林然跟孙义一块儿忙碌操持。</p>
一边忙活。</p>
一边顺口也闲聊两句。</p>
林然前世做过教育培训,也干过山区支教,和身为平顶村希望小学教师的孙义聊天时、也能有不少经验心得分享。</p>
孙义一开始只把林然当做普通的东大学生。</p>
结果随口聊了几句。</p>
便意外吃惊地发现面前这位年轻的大学生,在山区教育工作方面的许多见解竟然无比成熟,很多地方都一针见血切中要害。</p>
——简直像以前在山区干过支教似的。</p>
随即两人就越聊越是投机。</p>
交谈中,孙义也和林然说了不少学校这边的情况。</p>
原来这所希望小学建在平顶村旁边,过来上课的孩子却是来自附近十多个村子。</p>
一个个家里条件都不好。</p>
父母外出打工。</p>
只留老人和孩子。</p>
在这儿读书的,年纪最大也才十岁出头,再大些的之所以不来,是因为已经要回家帮忙干活操持生计了。</p>
“像陈二娃、张丽丽这个岁数的,已经是学校里年纪最大的学生。”</p>
“去年他们家里老人过来说不读了,想让孩子回去干活。”</p>
“俩孩子连夜跋涉山路跑来学校,哭着在我宿舍敲门,扑通就给我跪下了,说不管怎么样都想把书继续念下去。”</p>
林然听得沉默,半晌才点点头:</p>
“读书才有出路。”</p>
孙义也点头,发出一声感慨轻叹:</p>
“是啊。”</p>
“读书才有出路。”</p>
“但这条路……对他们来说,走得比大山外面的孩子都要苦一百倍一千倍。”</p>
林然转头看向这位希望小学的年轻教师,笑笑:</p>
“你也辛苦。”</p>
论真实年纪。</p>
对方其实比自己还小不少。</p>
在这平顶村希望小学任教工作,一个人要操持一百多号孩子的心思。</p>
从学习到生活,方方面面,事无巨细。</p>
做着最辛苦的事,拿的却是最微薄的工资,一个月算上补贴也只有900块钱。</p>
可面前这个年轻男人,却仿佛毫无怨言,甘之如饴。</p>
孙义爽朗笑起来,没有谦虚客气,坦率承认:</p>
“确实辛苦。”</p>
“但辛苦得值。”</p>
“我自己也是大山里出来的。”</p>
“如果不拿着我这点儿微薄所学本事回报大山——”</p>
说到这里的孙义顿了顿,伸手指了指胸口,对着林然洒然一笑:</p>
“这颗良心过不去。”</p>
林然也笑起来。</p>
他觉得面前的孙义和自己还挺像。</p>
很多时候做很多事,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只为图一个自己的念头通达,图一个自己心安。</p>
然而。</p>
就在这样两人对视而笑的默契时刻。</p>
一个念头忽然不经意闪过林然的脑海。</p>
孙义。</p>
这个名字。</p>
总觉得有些似曾相识。</p>
就仿佛……</p>
上辈子,曾经在哪里见到过。</p>
……</p>
中午,大家伙儿一块儿吃了顿不算丰盛却美味的午餐。</p>
比起在灵泉镇上的餐馆,平顶村希望小学这边的伙食水平并不高。</p>
但胜在氛围好。</p>
孙义一声令下,一百多号孩子同时齐刷刷开动,吃得狼吞虎咽。</p>
直接把旁边的东大同学们也都给看饿了。</p>
别人吃饭吃得香。</p>
自己也就跟着胃口大开。</p>
马晓帅一口气干了三碗饭还意犹未尽、举起空碗豪气万千:</p>
“再来!”</p>
结果就被旁边柳箐箐没好气踹了一脚凳子:</p>
“别吃了其他孩子还没添饭呢……”</p>
吃过午饭。</p>
大部分的孩子都进教室趴着午休了。</p>
还有一小部分孩子已经和从东大来的哥哥姐姐们相处熟悉,凑在东大同学们身边缠着问各种问题,满心好奇打听大山外面大城市里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