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嬷嬷的案子还是县里百姓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是程五老爷作为族长,亲自上门训诫朱氏,说朱氏如若再犯,他必以程氏族长的身份上奏朝廷剥夺朱氏的诰命,并开祠堂按族规代兄休妻!</p>
朱氏都是有孙子辈的年纪了,五老爷说要替死去的程二老爷休妻,朱氏又惊又怕,外因内因一叠加,朱氏的病情变得严重,县里的大夫不管用,又从府城请名医,二房里从上到下都没了程知绪升官时的喜意,弥漫着沉重和紧绷。</p>
连程珪都向书院请了假回家侍疾。</p>
五老爷不留情面,程知绪极恼,二房和五房几乎连表面的平和都维持不了。</p>
小小一件事,搅的二房人仰马翻,唯有程卿不受影响。</p>
若说有影响那也是好的方面。</p>
书院里的学生都觉得程卿太惨,父亲为了保住赈灾银子因公殉职,继祖母偏又是不慈的,容不下孤儿寡母,也容不下程卿靠科举出人头地。</p>
提到二房,难免又提及程珪。</p>
程珪真的半点都不知情吗?</p>
朱氏不让程卿出头,是不想让程卿压过亲孙子的风头吧。</p>
众人议论纷纷,程珪此时的处境,就和程卿之前一模一样,质疑和偏见如利刃似寒霜,待这少年返回书院时,或许会被舆论压力击垮!</p>
对此,程卿不置可否。</p>
朱氏做的坏事被揭穿了,程珪才有此一劫。</p>
程珪要怪,也该怪朱氏。</p>
“喂,你有没有后悔?”</p>
俞三嘴里含着一根草,坐在墙头上问程珪。</p>
程珪正在院墙下守着小炉子熬药。</p>
侍疾不是嘴上说说,熬药,尝药和喂药,都是程珪要做的事。他做这些事没有半点糊弄,朱氏将他一手带大,程珪对朱氏有很深的感情。</p>
感情是一回事,对错又是另一回事。</p>
俞三问他是否后悔,程珪反问,“你呢?做了好事不留名,阿显你有没有觉得委屈。”</p>
俞三呸了一声把草杆子吐掉,“小爷从不做好事,程卿欠了我三分,小爷早晚要讨要十分的回报!”</p>
至于问程卿讨要什么报酬,俞三现在还没想好。</p>
程知远已沉冤得雪,人家不是贪墨灾银的贪官,而是不肯和贪官同流合污被害身亡的好官,俞三攻击程卿的出发点都站不住脚。</p>
按理,他应该和程卿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偏又控制不住自己,找程卿的麻烦已成了俞三的习惯,现在让他不再关注程卿,俞三会茫然无措。</p>
俞三见程珪并没有向程卿邀功的意思,拍拍手跳下墙:</p>
“程卿是逃过一劫,如今我却成了你们府上不受欢迎的恶客,你还是快点回书院吧,我来你家一次太麻烦!”</p>
回书院?</p>
程珪也想快点回书院。</p>
四月是府试,府试过后就是院试,程卿已经快追上他了,说不急是假的。</p>
可祖母的病自己又不能不管。</p>
还有周嬷嬷的死。</p>
说到底还是他不够有智慧,听到祖母和周嬷嬷的谋算乱了方寸,程卿是免于受害,二房却背上了重大污名,周嬷嬷还搭上了一条命。</p>
一时间,程珪的心就和小炉子上的药罐一般,咕咕翻滚着苦涩的汁水。</p>
他要怎么做才是对?</p>
良心和感情,真的很难两全!</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