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文,前宋就是前车之鉴,重武,前唐亦有史书为证。”</p>
“而我大明,对文臣武将不可有任何偏颇,文武权衡,注重才能,才能稳定江山,惠及百姓。”</p>
“二哥身为大明的宗室子弟,竟然重文轻武,难道是要让我大明走前宋的衰败之路吗?”</p>
“黄子澄,你身为东宫先生,不知其中厉害,为了一己私利,在学堂之上,大谈重文轻武之言,你可配为人臣,为人师?”</p>
“你刚才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争夺小利,弃国家大义于不顾之人,是谁?”</p>
朱允熥说的有理有据,咬字清晰,清楚的传进每个人的耳中。</p>
朱允炆哪里见过,一向懦弱胆小的三弟,今日竟然这般霸气,早已被震的膛目结舌。</p>
而黄子澄在朱允熥一声声中的黄子澄中,也被气的脸色涨红。</p>
颤抖着手指向朱允熥。</p>
“你,你放肆。”</p>
“老夫要去面见皇上,即便被罢官,也要为老夫寻求一个公道。”</p>
黄子澄说完,就要朝学堂门口冲去。</p>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走进学堂。</p>
“都住嘴。”</p>
朱元璋脸色阴沉,身上的君王之气,压的众人忍不住低头。</p>
朱标与朱棣跟在他身后,眼神冰冷的扫向学堂中的众人。</p>
朱标的怒气不知是对谁而发。</p>
朱棣眼中的杀意,却是明晃晃的朝着黄子澄而去。</p>
此人不是好人。</p>
黄子澄见到朱元璋几人,心中有几分诧异。</p>
当即对朱元璋几人行礼,然后跪在地上道:</p>
“皇上,太子,微臣刚刚遭允熥郡王这般诬蔑,授课一事,皇上和太子还是另选他人吧!”</p>
朱允炆也反应了过来,跪地说道:</p>
“皇爷爷,父亲,三弟虽在学堂上妄议国事,言语冒犯到了先生,但念在他还年幼,还请皇爷爷只是训诫一下三弟,希望他以后不要再这般狂妄了。”</p>
朱元璋冷笑一声,让朱允炆和黄子澄吓了一跳,不敢再言语。</p>
朱元璋连看都没看朱允炆二人,反而颇有兴趣的打量起了朱允熥。</p>
他知道这个孙子,由于母妃早早离世,在东宫中长大,从小就胆小懦弱,十分低调。</p>
今日却言辞犀利,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p>
他的见识,更是不像一个自小在皇宫中长大的孩子。</p>
朱元璋心中喜不自胜,不过面上却十分平静。</p>
此时的朱允熥十分乖巧。</p>
朱元璋见状笑道:</p>
“你小子不错。”</p>
没等朱标开口,朱棣抢先道:</p>
“允熥这般优秀,儿臣恭喜父皇,恭喜大哥。”</p>
朱棣还记得昨日一事,今日又听到这番言论,对朱允熥越发喜欢了。</p>
他甚至想开口,求朱元璋和朱标,让朱允熥跟着自己一起到北平。</p>
朱标这时说道:</p>
“你为何要与兄长,先生在学堂争论?”</p>
“住嘴。”</p>
朱元璋呵斥道。</p>
朱标面露茫然。</p>
他做太子多年,都忘记上次是何时被父皇呵斥了。</p>
见父皇的注意力都在朱允熥身上,朱标的眼神闪了闪,多了一些考量,想训斥朱允熥的话只能暂时压下。</p>
朱元璋看向朱允熥道:</p>
“允熥,抬起头来。”</p>
朱允熥做为一个现代人,但是见到朱元璋,心中还是忍不住一颤。</p>
此时的朱元璋脸上带着几分沧桑,君王气势十分威严。</p>
一身粗布麻衣,有些地方还打着小补丁,这件衣服他一定穿了很久。</p>
与朱元璋对视片刻,朱允熥再次低头。</p>
“允熥见过皇爷爷,愿皇爷爷龙体康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