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道:“老臣谢过娘娘的信任,娘娘既如此说,老臣也就不含蓄了!”当即转身下了几道命令,大意是京城的各官儿三品以上都要呆在自己衙门里,随时等候命令,其次,礼部尽快挑选太子登基的日子,做好安排,好让太子尽快登基安定天下群民之心。其三,京城的兵马随时候命,随时做好保护紫禁城的准备。“下了这几道命令,杨士奇又与群臣细细斟酌了一番后,又在细节方面嘱托了一番,见该准备的都着手准备了,该下达的命令也都下达了,刚准备松了一口气,忽听得一阵急切的脚步声,跟着一个太监急急忙忙冲了进来,看也不看众人便在孙皇后的身旁跪了下来,朗声道:“娘娘,奴婢奉太后之命,前来领尚书郎杨大人去一趟慈宁宫。”
此话一出,众人心头一动,目光纷纷看向了杨峥。
杨大人一脸的木然,很显然不知这张太后这个时候不来看自己垂死的儿子,却来寻自己作何目的。
场上最紧张的要算孙皇后了,自从王振哪儿得知太子登基的两个关键人物杨峥与张辅,她就一直对这两人十分关注,皇上昏迷她第一时间就让宫中的太监去寻英国公张辅、定国公朱勇、尚书郎杨峥了,如今英国公、定国公不见露面,早已让她心头隐隐生出不安来,若不是看到了杨峥在人头里,她几乎要不顾身份的询问了,如今可好,迟迟不露面的张太后竟派人来寻杨峥,心头的不安顿时大了几分,盯着那太监问道:“太后可说了寻杨大人所为何事?”
那太监道:“太后之说与杨大人有要紧事相商,别的什么也没说。”
孙皇后与王振交换了一个眼神,对方的眼神也满是不安,越发让孙皇后担心起来,一时迟迟拿不定主意,看了看跟前的杨士奇问道:“杨大人你看?”
杨士奇也有些吃不准张太后召唤杨峥的用意,身为内阁首辅自能看得出,杨峥此时此刻的地位,对于朝局的影响是多大,别看自己是内阁首辅,那是在文官内有绝对的权威,可在军中的权威就不大了,反观杨峥兵部尚书的头衔不说,单说这几年他领着兵马南征北战,在军中的威望几乎超过了英国公,定国公了,更别说他手里还掌握着一个兵工场,这可是大明武器最先进的地方,谁掌握了他,谁就在朝堂之上最有话语权了,若是他有心拥护谁,不敢说一定能成功,但至少旁人不敢轻视。
如今张太后派人来寻他,目的是什么,即便是他也不敢肯定了,太后有意襄王的传言也不是空穴来风了,万一这个传言是真的,争取了杨峥,那这事儿就难办了,一个是位高权重的太后,一个是拥有兵马大权的尚书郎,拥护一个襄王,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想到这里,扭头看了一眼杨峥,问道:“杨小弟,这事儿你怎么看?”
杨峥没有立即应答杨士奇的话,而是在众人的目光中,先前走出了几步,走到了孙皇后的身旁,面对那个太监问道:“张太后可是让你来寻我一个人么?”
那太监道:“不是的,太后先让奴婢去了一趟英国公府,然后去了一趟定国公府,这才让奴婢去大人的府邸,大人府上的人说,大人来皇宫了,太后听说就让奴婢来乾清宫来寻大人您了。”
此话一出,众官儿面色大变,单说一个尚书郎,太后的心思尚未明朗,也许只是问问,可寻了英国公、定国公再来系寻杨峥,大明最有威望的武将全都去了张太后哪儿,这好比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孙皇后面色大变,望着杨士奇道:“杨大人,这,这,如何是好?”说完再也忍不住一把扑倒在宣宗的胸口哇哇大哭了起来。
杨士奇也没想到张太后竟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来寻人,更没想到张太后的手脚竟如此之快,提前一步将英国公、定国公寻到了慈宁宫,这种变故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但他毕竟是四朝老臣,纵然身处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之中,也能迅速安定下来,稍作沉吟他便看明白了问题的实质了,这件事的关键在于杨峥,此时此刻,他忽然有些庆幸昨晚拉杨峥去了府上听戏,若不然被太后提前一步,事情就不好说了,眼下的局面虽看起来不容乐观,但关键的钥匙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现今的问题是如何去把握这把钥匙了。
想到了这儿,他暗暗松了一口气,对着哭泣的孙皇后道:“娘娘不必如此,事情还没坏到娘娘所想的哪一步,杨大人为人谨慎,最重大局,此事如何取舍心知肚明,今日他能来,足以说明了这一切,娘娘大可信任他。”
听了这话儿,孙皇后忙止住了哭泣,顺着杨士奇的目光向杨峥看了过去,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这个大明最富传奇的人物,见眼前站着这人三十五六的年纪,一身大红的二品官袍,剑眉星目,鼻子挺拔,嘴角总带着一丝似有似无的笑意,使得整个人儿说不出的潇洒闲雅,如此的人儿,孙皇后还是头一次见,心头不由的动了一下,心里默念了声:“翩翩佳公子,濯濯少年郎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大概说的就是他吧。”
“杨大人……?”孙皇后红着脸怯生生的喊了声。
杨峥淡淡一笑,颔了颔首道:“娘娘放心,微臣知道该怎么做?”